未来网评:10VS13000,刷屏照片的背后是团结与守望

寒潮肆虐,嘶吼的风席卷着硕大而密集的雪花,10几名志愿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斜坡上推着一辆三轮车上坡,在厚厚的雪中趟出一条路来。总有人默默奉献,总有人挺身而出,而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忘记珍惜、感恩,以及,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未来网评:10VS13000,刷屏照片的背后是团结与守望

来源:未来网 2021-01-10 13: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寒潮肆虐,嘶吼的风席卷着硕大而密集的雪花,10几名志愿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斜坡上推着一辆三轮车上坡,在厚厚的雪中趟出一条路来。他们力量传递,后面的人推着前面人的背;他们步伐坚定,摔倒了便立刻爬起。

  这是近日刷屏的两张照片里的内容。受疫情影响,12月21日开始,大连海洋大学封校,13000余名师生封闭在校内,三餐和防疫物资由学校配送。志愿者们顶风冒雪的背影引得网友们纷纷留言“泪目”“看哭了”“热泪盈眶”。

  我们震撼于视觉的冲击。

  疾风骤雪与厚重的防护服,十几个人与一台车,摔倒了,爬起来,相互扶持,戮力同心,用尽全身力气跋涉,全靠顽强意志硬撑……这样的画面,本身就是一枚“催泪弹”。

  我们感叹于精神的顽强。

  “团结”“坚强”,这是笔者看了这两张照片后发出的感叹。风雪中彼此鼓励、高喊加油、协同用力——他们诠释着什么叫做“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在他们当中传递,也传递到在校隔离的师生们心中。还有,那爬起来都来不及拍拍身上的雪就奋力“冲锋”的样子,真的很帅。

  我们敬佩于他们的勇敢。

  10与13000,恐怕很少有人会把这两个数字视作同一数量级。但照片中的这10几名志愿者承担起的,正是全校13000余名师生的隔离生活。寒冷的季节、危险的环境,他们仍坚定地逆行,在天寒地冻中选择做温暖的使者,顶风爬坡、踏雪开路。三轮车上运送的是责任、是担当、是挺身而出的勇气,更是全校师生的安心。

  这不正是中国抗疫精神的生动缩影吗?经历了2020年的抗疫,所有中国人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微光成炬,聚沙成塔”,什么叫“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们联想到了很多。

  也许是84岁的钟南山老人连夜赶往武汉时,疲惫地坐在餐车座位上睡了过去;也许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援鄂医疗队”在机场相遇,互相加油、彼此祝福;也许是漆黑的夜,武汉小区里的居民们不约而同地合唱国歌;也许是医疗队离鄂时,那一声声“感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这些画面,与大连海洋大学的这两张照片,都会永远刻在时代的光盘里,拼接起中国抗疫的胜利光影,时刻放映,都足以震撼人心。

  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中,14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如今,变异的病毒、国外的复杂形势、国内的局部反弹,为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我们警惕,我们谨慎,但我们也不会忘记,青岛5天核酸检测1100万人,令国人安心、令世界震惊;2020年的最后一天,国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费,再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写在中国大地上。

  经历了风霜洗礼,现在的中国面对局部反弹的疫情应对更成熟,也更从容。最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坚信,守望真的能带来温暖,阳光一定会击退严寒。总有人默默奉献,总有人挺身而出,而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忘记珍惜、感恩,以及,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吕京笏)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