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寒潮,南昌市城管局强举措,抓好低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来源:中国网    2021-01-06 10:50
来源: 中国网
2021-01-06 1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元旦刚刚过后,2021年第一场冷空气正在逼近南昌。南昌6日晚~7日有雨夹雪或小雪,8日气温跌到-4℃有望再创今冬气温最低值。

为加强低温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1月5日下午,南昌市城管局组织召开全市城管系统应对大风、低温天气工作部署会。各县区(安义县、进贤县除外)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市建设局分管领导;各县区城管局(城环局、执法局)、湾里管理局景区与城乡管理办公室主要领导;市环卫集团、市政控股集团、市轨道公司、市水投公司分管领导;市城管局相关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杨保根出席并讲话。

会议下发了《南昌市城管系统应对低温寒潮天气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工作方案》,市城管局分管领导分别就大风低温寒潮天气环卫作业、园林绿化、渣土运输、市政设施安全进行了布置。

会议现场,杨保根提出以下要求:其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亲自督促、亲自布置,严格落实有关预案要求,并按照会议要求提前做好灾害研判、抢险救援等防范应对工作。其二,明确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畅通、保安全、保运转、保生产生活摆在首位。在低温冰冻天气期间强化管理、做好服务,展示南昌城管风采。其三,落实责任。各县区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局属各单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要各司其责、联动配合,全力保障城市运转安全有序。其四,采取措施。各部门要加大物资、机械准备力度,保障工业盐、融雪剂、草垫等除冰物资储备充足。人员要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和重要紧急信息上报制度,保持待命状态。其五,注重细节。做好研判预警工作,各部门要在易结冰的道路、跨江桥梁、立交桥、广场等重要节点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人员值守,为市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其六,加强排查。在全市范围内对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园林绿化、供水供气管网、户外广告等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环卫作业管理,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确保市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其七,加大督查。市城管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督导组按照分工对各县区、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严肃处理。1.强化市政设施安全管理。加大对主次干道、城市桥梁、隧道、地下通道、人行道及照明设施安全隐患和积水结冰情况的巡查排查力度,对路面、桥面破损、坑洼立即维修。及时采取路面防冰冻、防滑措施,组织力量开展扫雪除冰,全力保障市政设施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

2.强化环卫保洁安全管理。根据雨雪、低温天气情况变化,及时清扫路面、桥面积水;严格按照南昌市《“马路本色”行动环卫作业质量标准》规定,最低气温在3℃以下(含3℃)时,严禁道路冲洗、洒水、喷雾等涉水作业行为,所有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调整为机械化干扫方式进行;并对大小型洒水车、冲洗车和雾炮车集中封存管理。同时采取人工清扫模式对路面污染物进行清除,防止低温涉水作业造成道路结冰打滑。

3.强化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加强建筑工地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各县区严禁在0℃(含0℃)进行派工,督促各施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施工企业要切实做好运输车辆清洁和密闭运输,确保不余洒;3℃以下(含3℃)时严禁冲洗工地周边道路。

4.强化园林绿化安全管理。3℃以下(含3℃)严禁进行洒水、浇灌作业,严禁用水冲洗树枝积雪;及时对树木倾倒占压道路和死树断枝等进行清理;同时认真做好雨雪低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绿化苗木、行道树等防雪、防冰冻各项准备工作。

5.强化公园广场安全管理。加强公园景区广场内道路积水清除及扫雪除冰工作;对公园景区内游乐场馆和设施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低温天气下停止部分游乐项目;做好景区内动物、植物防冻各项措施准备,确保公园景区安全运行。

6.强化户外广告安全管理。督促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设施管理单位,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及安全管理,对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设施结构、画布、照明线路、灯具、电气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设施安全巡查,全力做好雨雪大风环境下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户外广告“安全不落地”。

7.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加大对供水企业供水设备及城区供水管网检查力度,确保供水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保障市民供水。

8.强化供气安全保障。做好天然气储备工作,确保燃气供应充足;加强对燃气管网、设施设备的巡查维护力度,确保燃气设施安全正常运营。

(辛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