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座真·大雪人清晨现身校园!青白江昨晚下雪了?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1-05 09:57
2021-01-05 09: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到冬天,总有两件事情能让成都“出圈”,一是出大太阳,另一个可能就是下雪了。

前两天,一场“头皮雪”让成都冲上热搜,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头皮雪”高清硬照,朋友圈掀起阵阵狂欢。

@成都气象随后回复说:那并不是雪,而是“霰”(白色不透明小冰粒),成都人一哈就不高兴了,纷纷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我不听,我不听,这就是雪。

成都的孩子们就更不高兴了。“哪个说下雪了?能玩雪仗吗?能玩雪娃娃吗?”

啥都不能玩,你给我说下雪了?

但是,就在1月4日,2021年新年开学的第一天,青白江区13所中小学的孩子们就实现了看雪人的梦想。4日一早,在学校门口,出现了一座造型精致、乖巧可爱的雪人,圆圆脑袋、胖滚滚身子,还系着围脖,用手一摸,“哇,好冰,是真的雪人!”

但疑问随之而来:青白江也没下雪呀,哪来的雪人?

4日一大早,青白江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校园内,迎来了13位新朋友。它们皮肤晶莹雪白,身体滚圆,姿势各异,笑眯眯地张开双臂,正跟清晨返校的孩子们打招呼。

雪人来到学校啦!这个冬日里的巨大惊喜,让13所学校的校园沸腾了!孩子们顾不上放下书包,里三层外三层,强势围观,议论纷纷。

“这是真的雪人吗?”虽然已经近在眼前,但不少孩子依然无法置信:“该不会是个雕塑吧”。 在得到许可后,大弯小学北区分校一年级的易易用手摸了摸这个胖胖的新朋友,他惊喜地转过头大喊:“好冰啊!是真的,是真的雪人!” 随后,孩子们一拥而上,争相抱住大雪人,兴奋地哈哈大笑。 清晨的校园里,爆发出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就连老师们也按捺不住好奇,纷纷围观。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不少老师也拿出手机,给学生和雪人拍照合影。

不过,也有孩子表现出诧异,“昨晚下雪了吗?我怎么没感受到了?”就连老师们也都感到疑惑:青白江又没下雪,这些雪人是从哪来的呢?

是啊,没下雪,那这份最独特的新年礼物,到底是哪来的呢? 在大弯中学,有老师得知雪人的真相后,灵思一转,现场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地理题:大家想知道雪人从哪里来,那不妨想一想,距离成都最近的知名雪山在哪里呢? 这可难不倒孩子们,人群里几乎异口同声,“西岭雪山!”

在大弯小学北区分校,老师们顺势出了一道语文题:想知道雪人从哪里来?那大家还记得杜甫的一首诗吗?里面就写到了离咱们成都最近的一座雪山。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北区)

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哦,谜底揭开了,雪人是来自西岭雪山。

眼下的西岭雪山,银装素裹,冰雪皑皑。不过,虽然西岭雪山最不缺的就是冰和雪,但是,要把雪人做好并且送到成都城区的学校,过程十分不容易。

西岭雪山景区总经理助理吴凌楠介绍,早在30日,公司就派出20名工人,开始设计和制作雪人。平均每个雪人1.5m高,重量达到0.6吨。

最大的难点在于运输。吴凌楠说,因为西岭雪山和青白江的距离为151公里,如果按照常规运输,可能走到半路雪人就化了。为此,公司配备专车全程冷链运输。而且,为了让雪人在校园里的“存活”时间长一点,还得赶在一天当中温度最低的时间把雪人送进校园。所以,车队在4日凌晨12点就出发,兵分13路,赶在早上6点之前,把雪人送进了校园。

如此周折给成都的学校送雪人,原因何在呢? 记者了解到,其实,这些雪人是成都商报·菁苗教育与西岭雪山共同策划实施的城市青少年冰雪项目“冰雪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今年也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二季,主题是“爱成都 迎大运 冰雪运动进校园”。

成都市青白江区至佳中学校

成都市青白江区南开为明学校

和北方相比,成都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成都孩子虽然向往冰雪,但很少见到真雪。为此,从2020年第一季开始,主办方就精心设计了“雪人快递”这一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成都的孩子们无需远行找雪,在校园里就能迎来一场冰雪运动大狂欢,在感受成都冬季之美的同时,也亲身去感受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

于是,从去年开始,“雪人快递”就成为该系列活动的亮点环节。早在去年1月,10个1.6米高的雪人就曾空降成都10所校园内,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今年,西岭雪山则再次打造了13个造型乖巧的雪人,不仅数量比去年更多,雪人的造型也有了全面升级——13个雪人颜色、表情都各不相同,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冰雪运动。

青白江区城厢学校

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小学校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小学校

精心设计、提前制作、全程冷链、凌晨出发……所有的“折腾”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见到雪,才谈得上去普及冰雪知识,助力冰雪运动的发展。” 4日,今年青白江区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也与“雪人”之间来了一次特色联动,他们把代表自己学校冰雪运动特色的道具放在雪人边,共同给孩子们带来一场冰雪运动小知识的科普展示,比如,大弯小学就把学校的冰壶特色与雪人结合了起来,在雪人边放上了冰壶道具,架起了冰壶运动的展示板,给孩子们普及起冰壶运动。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同时,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大弯小学北校区还新增了介绍冬奥会和冰壶运动的环节,吴凌楠也来到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一场“滑雪运动”的主题分享,盛情邀请孩子们去到西岭雪山体验滑雪的快乐。

事实上,雪人进校园,触发的还不只是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4日上午,青白江各所学校的老师们,借着雪人的热度,分别从语文、物理、地理等学科,跟孩子们共同探究学习了关于西岭雪山的诗词、冰雪的凝固原理、冰雪产生的地形条件等多学科知识。 据了解,早在今年11月,成都商报·菁苗教育和西岭雪山就启动了本季雪人进校园的活动策划。

“从去年的冰雪进校园活动来看,效果非常好,不仅让成都的孩子对冰雪运动有了认识,更是触发了他们对冰雪运动的喜爱,而且还挖掘出一大批成都的滑雪少年‘高手’”,吴凌楠表示,今年的活动,关注的不仅仅是冰雪运动中的个体,而是更希望借此带动整个城市参与冰雪运动的气氛”,进一步拉近冰雪运动与市民家庭之间的距离,助力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并推广“2022北京冬奥会”。同时,也积极配合成都赛事名城及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借力成都大运会的东风,营造起独具成都特色的冰雪运动氛围。

为此,今年的“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全面升级,不仅保留去年活动整体亮点和特色,而且,西岭雪山还牵手青白江区,对活动的覆盖面进行了扩大和延伸,“由点及面”打造起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全新模式。

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

成都市青白江区华严小学校(致远校区)

成都市青白江外国语小学

而之所以选择青白江,“这是因为青白江的冰雪基因非常好”,吴凌楠介绍,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青白江是成都市拥有“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最多的区域,截至目前,已有14所中小学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名单,其数量在所有区市县中排名第一。

十三五以来,青白江区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固本工程,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和竞赛体系,全面增强学生体能和竞技水平。科学评估区域体育竞技水平和发展优势,制定实施中小幼体育项目梯队发展计划,构建学校体育项目“1+3+3+N”发展格局,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示范学校和品牌项目,促进区域体育特色和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目前,青白江区各中小学校已成功创建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23所、全国网球特色学校5所、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4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4所、全国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教育示范学校4所。各学校通过科学化、系统化、集中化的训练,以赛代练、赛练结合,探索出一条竞技人才培养的高效路径,为成都市竞技运动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校

据了解,待今年一月中旬,专业冰雪教练及运动员还将走进青白江“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学校”,开展“冬季成都·运动成都”主题班会课,带领孩子们探索冬季成都之美与运动成都之美,了解适宜冬季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培养长期运动习惯。 此外,寒假期间,为了让更多的成都孩子体验冰雪运动,真正感受冰雪文化,成都商报及西岭雪山共同开发的系列冰雪主题研学课程也将正式与孩子们见面,通过体育课与研学活动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专业滑雪运动员的带领下开展一趟冰雪运动实践课程,从认识冰雪运动器材开始,对冰雪运动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

  四川省成都市川化中学

未来,“冰雪运动进校园”还将以成都市中小学校为中心,逐步构建完善的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小学特色冰雪课程,探索冰雪教育新模式,同时,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类研学课程和赛事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关注冰雪运动、培养运动兴趣,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氛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