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万松浦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

日前,第十二届“万松浦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葛亮的中篇小说《飞发》、郭凯冰的儿童小说《黄蒲台,青蒲台》、于立极的儿童小说《完美子弹》、沈念的散文《孤独建造时》、马兵的评论《从“祛魅”到“趋魅”:“灵学”与文学关系新论》分别获得小说、散文、理论奖。诗歌奖空缺。

第十二届“万松浦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1-05 11: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月5日电 日前,第十二届“万松浦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葛亮的中篇小说《飞发》、郭凯冰的儿童小说《黄蒲台,青蒲台》、于立极的儿童小说《完美子弹》、沈念的散文《孤独建造时》、马兵的评论《从“祛魅”到“趋魅”:“灵学”与文学关系新论》分别获得小说、散文、理论奖。诗歌奖空缺。

葛亮的小说《飞发》,写的是一个关于理发师与理发店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头发”的故事。在两代人那里,在不同的场域,头发已不仅仅是头发,而具有了更多的隐喻意味。小说叙事缜密,遥远的港式怀旧与驳杂真切的现实感交织在一起。父与子的冲突,新旧两种“技艺”的最终和解,越过代际和审美差异的表象,直抵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的神经,书写了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心灵史。

郭凯冰的小说《黄蒲台,青蒲台》,经由儿童视角再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西北地区的生活,通过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引领小读者透过岁月的烟尘,回到那个洪流滚滚的年代,建立起现实与历史的连接。

于立极的小说《完美子弹》,凭借一枚捡来的弹壳所引发的曲折故事,诠释了关于“完美”的内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沈念的散文《孤独建造时》,以弥渡湖区的异人异事来呈现更为真实的日常生活,通过两代打鸟人的生存境遇和非正常死亡,直面生命悖论,从更深层面写下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的关系。

马兵的评论文章《从“祛魅”到“趋魅”:“灵学”与文学关系新论》,在灵学与科学既二元对立又相互纠缠的关系中,探究精神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把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迷信”放置于人的思想与观念变迁的历程中重新审视,在梳理和阐述的过程中说出了被遮蔽的那一部分。

“万松浦文学奖”是为奖掖华语写作而设,由万松浦书院、鲁东大学、山东省文学馆联合主办,秉持公正、纯粹和独立的评奖原则,倡导新思维和新语境,追求新气象和新高度。该奖每年颁发一次,分设小说、诗歌、散文、理论奖项。2021年上半年鲁东大学将举办第二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本届万松浦文学奖特置儿童文学名额。按照万松浦文学奖的规定程序,经过终评委无记名投票,从入围作品中评选产生了最终获奖作品。

颁奖活动将于2021年6月在烟台举行。

附:获奖名单

小说:

葛亮 《飞发》

郭凯冰《黄蒲台,青蒲台》(儿童文学)

于立极《完美子弹》(儿童文学)

散文:

沈念《孤独建造时》

理论:

马兵 《从“祛魅”到“趋魅”:“灵学”与文学关系新论》

(编辑:富文佳 潘一侨)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