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鲁河沿线浮雕墙已完工,“水”文化符号凸现

随着贾鲁河文化浮雕墙的全部完工,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二期工程中的公厕等也已装修完毕,正在逐步验收。像贾鲁河沿岸所有的标识牌、公厕、围栏以及灯具上的花纹,都是按照水文化的思路设计的。

贾鲁河沿线浮雕墙已完工,“水”文化符号凸现

来源: 大河报
2020-12-30 07: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宁田甜实习生张洪瑞文图

随着贾鲁河文化浮雕墙的全部完工,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二期工程中的公厕等也已装修完毕,正在逐步验收。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已完工的两岸构筑物和装饰,仿佛都有文化寓意在里边。

浮雕墙已全部完工,“水”文化符号凸现

12月29日,记者再次来到贾鲁河惠济段两岸看到,之前一直关注的贾鲁河惠济段北岸的文化浮雕墙已全部完工。

从东到西,分别有中牟县的“明山庙”“圃田泽”“东风渠”“象湖”“贾鲁湿地”“知青农场”“索须河”“京水镇”……

《辞源》载:“贾鲁河郑县以上谓之京水。”

“京水镇前景物好,索须翻银浪,黄河涌金涛。出贤哲,产英豪。历代文风高。”

有在此观光休闲的市民说,贾鲁河两岸的这些装饰物和设计等,文化气息浓厚,颇有讲究,这些设计都有哪些文化寓意呢?

贾鲁河历史发展是总体设计渊源,将来可扫码了解

12月29日,记者采访到了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总设计师胡丽香女士。

她介绍,整个贾鲁河历史比较悠久。为突显贾鲁河的水文化,他们将设计前准备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梳理贾鲁河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上,研究它怎么从以前的一条“鸿沟”逐渐发展成为当今这样的格局。河图洛书是文明的一个起源,而他们设计的贾鲁河图同样是想表达贾鲁河悠久的历史。

“我们对贾鲁河的治理是96公里,将近100公里。因此我们采用了百里画卷的表现形式。”胡丽香说,“我们把中原地区这种依水而生、与水共存的文化提炼出来,研究了中原水系是如何演变成当下这样比较安全的黄河、贾鲁河水系。

她说,整个设计上,是把“水”字的象形文字提炼成两个圆弧加一竖,体现这样一个视觉形象。比如几个公厕的设计也是和水文化统一的,从高处俯视你会发现,它是利用了“水”的象形文字的格局,椭圆形的公厕实际上就代表着“水”字两边的圆弧。

另外,像贾鲁河沿岸所有的标识牌、公厕、围栏以及灯具上的花纹,都是按照水文化的思路设计的。在贾鲁河所经过的郑州各个区域,都是用水文化这条主线串联起来的,沿岸总共有六个分区的文化设计。每个分区都展现了贾鲁河不同区段、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沿线各分区的具体设计也各不相同,比如惠济区段体现的是汉代的鸿沟文化,对应的是棋盘纹的展示;到金水区展示的是双河交汇的螺旋状旋涡纹。

“在汉代的时候,我们的园林文化从皇家园林开始走向民间,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把汉代的建筑风格如棋盘格、庭院、飞檐等运用到设计当中,这在贾鲁河的惠济段有明显体现。到了郑东新区段则更多地体现出了一个新城的概念,运用了现代几何感的极简主义设计。而中牟是贾鲁河治理的最下游,郑汴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中心就在这里,郑汴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再过五到十年,中牟的中心作用就会逐渐显现。所以我们在这边用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理念,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宋代的繁荣景象。”胡丽香说。

胡丽香透露,将来等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结束后,以上所有具体的文化设计理念和文化渊源都会以标识牌、二维码的形式向群众展示,大家只要一扫码,就能很快了解到有关贾鲁河文化的历史和知识。

(编辑:魏蔚)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