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由点及面的独特生态

2020-12-29 10: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科创板先后迎来了众多硬科技公司,可谓是“星光闪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科创板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让投资者开始关注目前研发投入较大的硬科技企业,在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补足运营资金等多方面推动我国硬科技产业发展。

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上市不仅能得到一个更加好的公众形象、信息更加透明,还可以通过科创板上市募资,支持公司的研发费用开支,改善公司财务状况,通过募投项目建设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寒武纪虽然创办仅4年,但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迭代速度让寒武纪拥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在行业的地位十分突出,且一路来受到联想集团、阿里巴巴、招商银行等多家优质资本的追捧。

从生态布局上来看,2019年寒武纪实现了终端、云端、边缘端一体的产品线覆盖,而且在利用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Cambricon Neuware,连接三端产品后,形成了由点及面的势头,将“云边端一体、端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实现。

寒武纪定位于中立、独立的芯片企业,走得是生态型发展路线,而今寒武纪“云边端”三条产品线已经完备,接下来仍将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如英伟达等企业一样,寒武纪将构建出独有的生态,并延伸至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

这一策略的实施也就意味着,寒武纪需要在研发上付出更多,需要有更过硬的技术实力,保持自己一直被市场、被客户需要的地位。

作为技术立业的寒武纪,研发和设计一直是其在行业内最大的竞争力。目前,寒武纪拥有研发人员794人,团队占比达74.98%,研发人员中76.07%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除研发人员外,寒武纪核心研发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稳定,公司核心技术与研发团队进行了早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奠定了寒武纪迅速跻身人工芯片行业前列的技术基础。

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的专利为1929项,累计已获授权的专利为151项。此外,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5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项。专利也是其技术持续发展成绩展现和重要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和对人工智能计算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AI芯片市场容量迅速扩容。市场扩容的同时,多个竞争者也加速涌入:不仅有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行业传统巨头,也有华为、阿里、软银等跨界玩家。可以预见的是,智能芯片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而寒武纪这家年轻的企业,已有崭露头角之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