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寻源探新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12-29 0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站在湖南新化奉家山的一处田埂上远眺,云雾盘绕的主峰若隐若现。奉家山的母亲河渠江从山间奔泻而来,绕过我的脚边,又向田野、峰峦尽头的资江奔涌而去。深冬时节,水落而石出,我临水而行,打算窥探渠江隐在大山深处的源头。

河水袭来阵阵凉意,我攀扯枝杈缓缓前行。溪谷里有数不清的古树、巨藤、奇石,还有不知名的花草与蝴蝶。我走走停停,漫步赏玩。

不久,岸边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村村通”乡村公路。公路如一条飘带,傍山临河,与渠江一道连缀一座座散落的村寨,接起一栋栋簇新的木板房,将叠嶂绿野中的山村定格为一幅素雅的水墨画。在这大山深处,路与河,河与路,就像树与藤,藤与树,相依相偎。就在我慨叹时,眼前出现了一处茶园,门边“精准扶贫示范基地”“青年创业基地”的牌子也十分醒目。两名工作人员在茶林忙碌,我信步上前,和他们攀谈起来。

原来,渠江边的奉家山自古产茶,黑茶、贡茶驰名天下,山上至今还有400年的老茶树。

“精准扶贫真是扶到点子上了。”一名工作人员兴奋地说。他是山里人,在茶园工作。以前日子穷困,他守着几个山坳、几亩望天田、两三间土坯房,上奉家镇里转转就要一天的时间。

“精准扶贫”的春风很快吹进了深山。扶贫工作队来了后,日日夜夜在村里调研,考察许久后,决定把茶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久,无二冲贡茶园、墨溪岗茶旅园、渠江源茶园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奉家山上。茶园的招工信息,也张贴在家家户户的屋檐下。

到茶园做事,既能解决吃饭问题,还能在家门口把钱挣了,有谁会不愿意呢?茶园工作人员又笑着说:“不但本村的人来了,就是外村的人,也乐意来。”

正聊着,茶园老板来了,高兴地说:“交通越来越便利,茶园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此刻的山林里,微风拂面,山色空蒙;山脚下,溪水明皓,潺潺流淌。溯源而上,我终于来到了渠江之源。源头一汪澄碧,清澈明亮,宛如一颗镶嵌在奉家山的珠宝,映照着青山绿水间,村民们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作者为湖南省冷水江市税务局职工)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9日 07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