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扶贫车间“小饭桌”解后顾之忧

扶贫车间里的“小饭桌”,老师正在给孩子辅导作业。在扶贫车间的一楼,还有一处特殊的区域,就是“子女小饭桌”。累计拨付就业扶贫驿站(车间)及贫困劳动者岗位补贴等485余万元,4500名贫困劳动者经过帮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安徽凤阳:扶贫车间“小饭桌”解后顾之忧

来源: 中新网
2020-12-28 1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安徽凤阳:扶贫车间“小饭桌”解后顾之忧

  扶贫车间里的“小饭桌”,老师正在给孩子辅导作业。 刘鸿鹤 摄

中新网合肥12月28日电(刘鸿鹤)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一家扶贫车间里,37岁的胡青丽作为第5缝纫组组长28日正在缝纫机上忙着手上的工作,另外她还要负责这一组工人的日常管理。

2011年,因为丈夫患病失去劳动力,胡青丽一家陷入贫困。今年经政府部门介绍,胡青丽和丈夫都来到鼎耀扶贫车间务工,一周工作6天,胡青丽负责服装加工。“工资每个月3500元左右,爱人在厂里负责机器修理,工资3700元左右,加上政府每月600多元的贫困户就业补贴,算下来我们俩一年能收入近10万元左右。”胡青丽说。

孩子们正在扶贫车间“小饭桌”上“自习课”。 刘鸿鹤 摄

孩子们正在扶贫车间“小饭桌”上“自习课”。 刘鸿鹤 摄

据介绍,该扶贫车间是凤阳县郭巷村村民郭其志于2018年3月创办。郭其志2008年在浙江嘉兴市、平湖市打工,了解到老家的招商引资政策后,引导并与浙江企业合作创立“刘府镇鼎耀服饰有限公司”,投资近200万元建设3000平米的鼎耀扶贫车间,主要做出口订单服装加工,年产值达2000万元。目前,扶贫车间有固定员工114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扶贫户人员38人,每人每月工资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左右。

在扶贫车间的一楼,还有一处特殊的区域,就是“子女小饭桌”。为了解决务工人员照顾孩子的问题,郭其志专门在厂区开辟了这一区域,不仅大人在厂里免费就餐,孩子也一样可以,“小饭桌”还专门聘请了7位老师来给厂里务工人员的子女辅导作业。

37岁的胡青丽正在缝纫机上忙着手上的工作。 刘鸿鹤 摄

37岁的胡青丽正在缝纫机上忙着手上的工作。 刘鸿鹤 摄

“最初返乡创业工人不好招,一个是人家不了解你这个新的企业,另一个村里的留守妇女要照顾家庭,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很难解决的。”郭其志说,“了解到她们的诉求以后,我就设立了‘小饭桌’,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凤阳县优化就业扶贫载体,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发挥就业扶贫车间作用,积极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和“四帮四促”各项措施,认定就业扶贫驿站(车间)17个,吸纳贫困劳动力207人。开展强化就业技能脱贫培训,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积极落实就业扶贫资金支持。

扶贫车间里,缝纫女工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 刘鸿鹤 摄

扶贫车间里,缝纫女工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 刘鸿鹤 摄

自2016年以来,凤阳县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2万元,其中2020年度专项扶贫资金933.24万元,已支出834.52万元。累计拨付就业扶贫驿站(车间)及贫困劳动者岗位补贴等485余万元,4500名贫困劳动者经过帮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完)

(刘鸿鹤)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