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0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正式揭晓,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荣获环境生态贡献奖。作为全球水泵及水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格兰富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的发展中,为应对世界水资源和气候挑战提供开创性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此次获奖,格兰富中国区总裁马克漫(John Markmann)表示非常荣幸,这既是对格兰富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系列的环境、生态等问题凸显,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在马克漫看来,在强调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环境。作为企业,更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此过程中,格兰富也充分结合行业属性和自身优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履责之路。
格兰富早已将可持续发展植根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马克漫表示,对于格兰富来说,经营企业和为社会做正确的事是同一件事。早在1968年,格兰富就在丹麦设立了第一家特殊的关怀车间,支持因为健康原因导致工作能力减退的人士就业,是首家提供这项关怀政策的私营企业。格兰富的创始人Poul Due Jensen也在1975年将格兰富的绝大部分股份转移到一家非盈利基金会,确保公司成长的同时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
为了确保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2019年起,格兰富在集团内推行“可持续发展指标”,这些指标也是格兰富管理团队业绩考核的一部分,体现了格兰富对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决心。不仅如此,在公司日常运营的点滴中也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节约能源,格兰富的工厂在午饭时间会关闭所有的灯。在无锡工厂,格兰富自主研发了一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把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于工厂的非饮用生活用水和生产工艺用水,配合废水回用项目,工厂的节水效果显著。
格兰富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张杰表示,随着政策和监管力度的加严,中国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做企业向上发展的机遇。走出了转变认知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运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这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家思考的问题。格兰富的上述实践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责任、远见、创新”作为格兰富的三大核心价值,促使着公司不断研发创新型节能产品造福社会。以水环境治理为例,当前城市中水环境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内涝和黑臭,而格兰富研发的一体化泵闸利用创新思路,很好地助力城市应对上述问题。张杰介绍道,格兰富在2018年5月正式交付位于福州市鼓台中心区水系的泵闸项目,是国内首次将智能一体化泵闸成功应用于内涝和水污染治理的综合整治。通过水泵补水将动力系统引入河道,使河水动起来,多起来,让水体不再黑臭。这也是“厂网河一体化“理念的实际应用。2018年,福州从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
除了水环境的治理,格兰富在环保节能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近年来,注重低耗、高效、环保的绿色建筑技术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建设手段,而采用高效的泵系统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至关重要。张杰指出,作为商用建筑稳定运行的关键能耗设备,水泵拥有相当大的改造潜能。格兰富通过对不同商用建筑中的水泵进行定制化的全面改造,大幅提升了系统的能源效率。以美的大楼节能改造为例,2010年,美的对其位于中国南部佛山市顺德区的总部大楼进行了改造。格兰富帮助美的制定了水泵替换方案,通过将原有的高耗能、高噪音的水泵进行替代,使得大楼运营成本立即减半。配合其他节能技术的采用,美的总部大楼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一期)节能高达60%。
不仅如此,格兰富清楚地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这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的观点不谋而合。刘萌日前指出,过去20年,全人类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企业责任共同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建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体制,将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升社会、公众对于保护环境的认知,2020 年,格兰富在全球发起了#为水而战#ForOurWater主题系列活动,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应对水资源和气候挑战。同时,格兰富也持续关注水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新趋势。2018年到2019年期间,格兰富携手全球领先的水务研究机构——国际水务智库 (GWI)发布了多份水环境治理、优化工业水处理和绿色建筑改造方面的白皮书,并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思想交流与互动,从而推动行业的进步。
未来,格兰富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据张杰介绍,格兰富在2025年的战略规划中,将实现水技术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两个战略转型,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到2025年,格兰富计划全集团水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要以2008年为基准减少50%,并在2030年前,成为对气候产生积极影响的企业。为此,公司正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评估,以制定分步实现上述目标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