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北京12月18日讯(记者 付涧梅 通讯员 井源)近日,由中铁建设承建的合安高铁庐江西站、桐城东站、桐城南站均已具备通车运营条件。这是近三年来,中铁建设交付使用的50多座站房中的佼佼者。
中铁建设集团自2008年全面进军铁路市场以来,10多年间,累计在全国46条铁路线上承建了154座高铁站房,他们凭借自主创新、科技引领在站房建设中不断实现突破,先后参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国内首条高寒高纬度地区高速铁路——哈大客专等工程。“雀舞春城、美丽绽放”的昆明南站,晶莹剔透“水滴”造型的宁波站,皖南建筑“四水归堂,五岳朝天”的合肥南站……已经成为当地标志性工程,镶嵌在神州大地上。作为中国高铁站房建设的“主力军”、站房改造建设的“王牌军”,他们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流的技术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站房领域技术和标准提升,推动中国高铁站房实现“品质革命”。
该集团承建的厦门北站采用“大跨度空间桁架+双向正交管桁架屋盖”,创造了“世界上已建成具有最大跨候车室的高速铁路站房、世界上首次采用双向巨型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铁路客运站房、世界上首次应用双向不等高交叉桁架组成的屋盖结构”三项世界纪录。宁波站正立面采用超大跨度大悬挑“水滴”钢结构及幕墙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双层双曲面异形钢结构及幕墙安装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为国内外大型公建异形钢结构及双曲面点支玻璃幕墙提供了经验借鉴,是世界铁路站房超大异形悬挑体系技术的重大创新。昆明南站创造了国内首例“孔雀开屏”状羽翼浮雕建筑空间立面造型的成功尝试,实现了国内首创高烈度区大型高铁站房九度抗震结构体系,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进入新时代,中铁建设集团深入贯彻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铁路客站建设新理念,先后成立了技术中心、装饰设计研究院、铁路客站研究所、石材工匠工作室等创新机构,为打造新时代精品智能客站引领工程和示范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站有大站的恢弘,小站有小站的精美。新一代中小型高铁站房代表性工程——庐江西站,在玻璃幕墙施工中,他们从庐江矿业大县的地方特色中,提炼出菱形元素,以菱形开缝铝板幕墙的形式展示站房“时代新颜,腾飞庐江”的美好寓意。但是,要达到这样跃跃欲飞的美感,施工团队需要进行大量的钢龙骨焊接,并分别安装内侧和外侧双层铝板,工序复杂、繁多,且安装间距仅200毫米,给施工作业带领极大挑战。项目部多次开会、反复研究,联合深化设计大胆创新,根据工程菱形铝板特点,将铝板固定集中在菱形铝板交角部位,在交角部位设计创新连接构造,完美实现6点共面的装配化铝板安装。利用此创新安装方式,庐江西站1895平方米,532块菱形铝板仅用10天全部准确安装到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功能性与设计美学完美融合。
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中铁建设先后总结形成《高速铁路客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精品铁路客站细部做法指导手册》等专业著述,为中国铁路站房建设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特别是《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2019 年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成果奖、《超大跨度悬挑异型钢结构及双层双曲面玻璃幕墙施工成套技术研究》等5项研究成果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综合施工技术研究》等18项研究成果荣获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巨型悬挑“水滴”状双曲面玻璃幕墙施工工法》等26项工法荣获国家、省部级优秀工法……
创新,引领发展。中铁建设站房建设用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变,助推中国高铁客站品质不断升级。
(付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