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K歌总经理计鸣钟出席第七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展望数字音乐发展趋势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2-17 14:33
2020-12-17 14: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全民K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音乐工作委员会等联合协办的2020第七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围绕音乐产业 “音乐+科技”为重点,聚焦多领域全方位创新模式,致力于促进音乐“产、学、研”一体化,为音乐产业新时期的发展注入活力。活动现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音乐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作为联合发布方,全民K歌未来将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人工智能方向的课题项目合作,并拟联合科研博士后招聘,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孵化的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音乐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仪式)

2019年,以数字音乐为主的核心层产业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论坛现场发布的《2020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就提出,中国音乐产业须通过内容原创、科技加持、人才培养、版权保护,进行商业模式如生产方式和消费场景的全方位创新,推动一直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模式转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模式。就数字音乐行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腾讯音乐集团全民K歌总经理计鸣钟发表主题演讲,就数字时代音乐内容生产多元化、传播工业化和商业模式自动化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

(全民K歌总经理计鸣钟在论坛中进行主题演讲)

数字产业的发展加快了音乐生产的节奏,并降低了音乐生产的门槛,互联网给予了用户生产音乐内容的能力。计鸣钟认为,在未来,音乐创作的技术门槛将越来越低,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音乐创作的关键。例如在全民K歌,就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在练习唱歌的同时,还找到了其他爱好音乐的伙伴,有的擅长作词,有的擅长编曲,进而在线上完成整个音乐内容生产。

计鸣钟表示,音乐生产工具和模式的质变也让音乐内容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如今的音乐消费市场越来越依赖于在线平台的算法和推荐,好音乐的选择权不只在专业人士手里,更多是通过算法背后用户的选择呈现在大众视野。例如在全民K歌,算法会将用户喜欢的内容筛选出来并进行个性化推荐,好的翻唱作品就能通过大众的识别、聚类被发掘出来,避免被埋没。

  (全民K歌借助大数据算法“从听到唱”实现个性化推荐)

同时,数字时代为基于内容的音乐产业提供了多元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型的实现是自动化的。计鸣钟介绍道,全民K歌已经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基于平台算法,按播放量、打赏量等维度,对主播的分成可以做到自动按天结算。通过自动化实现并加强商业变现,从而反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音乐产业。

论坛现场,计鸣钟还和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教育专家就泛音乐教育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他表示,希望未来在全民K歌上能形成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型,既有大师的课程设置和学习,同时以工具的形式服务于专业音乐训练,比如通过算法实现声乐训练和矫正等。

数字时代来临为传统音乐产业带来强烈的冲击,但也创造了更多元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计鸣钟表示,以往的音乐生产更像个工匠,需要长时间的技能积累去寻找、打磨生产方式;而数字时代的音乐生产更像是搭乐高,所有模块通过创意拼接就能产生不同的作品。对于整个音乐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数字化这一不可逆的趋势下,找到融入时代洪流的方式,从而合力推动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