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大震(四)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寰球大震(四)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16: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地震学家认识到数字地震台网对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并掀起了一个开展数字地震观测与研究的热潮。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地震观测系统一直在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80年代末期,我国完成了《中国数字地震学观测与研究》的专题研究报告,俗称地震观测数字化白皮书。

“八五”期间,国家地震局自主研发一系列数字地震观测设备和宽频带地震仪,为我国地震观测数字化打下良好基础。

“九五”时期,国家地震局设立重点工程“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和地震前兆台站(网)技术改造”项目,开始了大规模数字化建设,完成了48个国家地震台和21个区域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化改造。

在模拟时代,采用薰烟、墨水和相纸记录等形式,由于观测动态范围和频带有限,有些微小地震记录不清晰,有些大地震又可能超过记录范围。地震观测数字化,突破了这些局限,推动中国地震观测进入了宽频带、大动态时代。同时使地震观测记录及处理完全采用计算机,数据分析也从人工变为计算机处理,更加快捷准确。

20世纪50年代,受通信事业发展的限制,地震数据信息的传递主要靠信件邮递,大地震定位结果往往需要几天或一个星期。60年代,台站地震数据信息传递开始使用民用电报,地震报告可以一两天产生。到了70年代初,在国家基准台站和区域台站中选取了北京、红山、太原等30个地震台建立大震速报网,地震震相数据通过专线编码电报和电话报送,大震速报可以在小时级时间完成。

90年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引领着我国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十五”期间,国家批准实施了总投资达23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这是国家对地震行业减灾能力建设最大的投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由“三大台网三大系统”组成,即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国地震信息系统。

“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这一工程实现了中国地震行业业务网络化,构建起全国虚拟地震观测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省级中心可以实时地获取全国和区域地震台站的实时观测数据流等数据。

至此,我国真正形成了全国所有1200个地震台站的数据实时汇集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地震台网,使我国地震观测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宁夏地震信息网也在地震观测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中得到完善。“九五”期间,宁夏地震局对测震、地电地磁、地壳形变和地下流体四大学科实施数字化自动化改造,并建成了宁夏地震信息网络;“十五”期间,实施了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建成了由13个子台组成的宁夏数字测震台网和由42个观测子台组成的前兆台网。经过40多年不断发展,宁夏建成了专群结合,多学科结合,有人职守与数字化自动观测相结合,固定台站与流动观测结合,并实现数字化的地震及前兆监测网络。(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视频由宁夏地震局提供)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