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大震(三)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寰球大震(三)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66年,河北省邢台地区相继发生6.8级和7.2级两次强烈地震,山崩地裂,数百村镇化为废墟。华夏大地再次遭遇创伤,中国的地震事业在邢台地震的废墟和血泊中矗立起划时代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派出李凤杰等14人组成地震调查队,奔赴地震现场,开展地震科考和观测工作。当时,由于数据传输问题,从地震发生到震级、方位等参数测定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许紹燮和张奕麟等人开创性的提出了建设专用电话线传送地震信号的方案。

之后,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及周边选台,邮电部门架设地震专线。从1966年3月23日至4月1日,在短短一周时间里,将北京周围8个地震台通上了专线电话。用一对专线传输一个分向的地震仪信号,再用一个记录器把8个地震台的信号同步记录,从而实现了立即对发生的地震进行定位和参数分析。

这便是我国第一个遥测地震台网,俗称“八条线”。这八条专线把北京周边八个地震台上的地震信号放大后,直传到设立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台网中心,开创了我国地震遥测的新纪元。

1975年海城地震后,为加强对京津及华北地区和其它多震地区的震情监视,以及对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应急响应,国家地震局启动了768工程,研制了PTY-8遥测地震设备、768型6路自动换纸墨水记录器等二十多种用于地震遥测台网的设备,使我国的地震遥测台网发展到新的水平。

768工程是指加强和扩建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新建上海、沈阳、兰州、成都和昆明五个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建成我国6大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除六大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外,768工程还建立了二十多个地方台网,形成了我国地震监测的基本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地震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20世纪70年代,宁夏地震监测工作全面开展。1971-1976年相继在盐池、海原、宗别立、同心、西吉和吉兰泰建地震台,测震台网达到11个子台。到1978年,全面开展了测震学科、地电地磁学科、地壳形变学科、地下流体学科多种观测手段的综合观测,以专业队伍为基础的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形成。(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视频由宁夏地震局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