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大震(二)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寰球大震(二)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长期战争破坏的华夏大地百废俱兴,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地震观测事业也焕然一新。

在地震观测仪器方面,李善邦先生在“霓式地震仪”基础上,重新设计、完善、试验和改进,制造了“51式地震仪”。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许绍燮、张奕麟在“51式地震仪”上加装了电磁阻尼器,制成“513式地震仪”。

1958年,许绍燮和张奕麟开始探索将电子管放大器应用于地震观测,完成了573型和581型地震仪的研制。60年代及其之后,我国地震工作者先后完成了62型地震仪等一系列放大倍率高达万倍甚至十万倍的高灵敏度短周期地震仪的研制。同时,为了增强对微小地震和中远震的监测能力,50年代我国引进前苏联的基尔诺斯式地震仪、哈林式地震仪、维开克地震仪等进行仿制。这些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地震仪构成了我国模拟地震观测时期的技术体系。

地震监测技术进步的同时,建设地震台网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

1957年用国产的中长周期地震仪装配的昆明、成都、兰州、南京、上海、拉萨、广州和北京台,被称为地震老八台。1958年前后,在老八台基础之上,国家基本台增设到了12个。60至70年代初,又新设了喀什、泰安等一批基本台,使得我国基本台网遍布全国,大大提高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能力。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前中央研究院的气象、地磁、地震等部分研究工作,合并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章、顾功叙、李善邦、傅承义、秦馨菱、谢毓寿等地球物理和地震学家以满腔热忱投入地震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我国地震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5年,为迎接两年后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在位于北京西郊的白家疃建成了北京地震台,它的前身就是鹫峰地震台,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完成着一次次华丽的嬗变和转身,进入21世纪后升级为今天的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见证着中国地震观测事业的风雨砥砺。

在国家的重视之下,我国现代地震观测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各省市地区也纷纷开展地震监测工作,尤其是黄河流域一些地质活跃的地区,为保证经济建设需要,尤为重视地震监测工作。

宁夏地震的观测工作,正式开创于195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银川,银川当时也属于甘肃省,建立了宁夏境内第一个地震台,开启宁夏地震探索和观测。

宁夏地处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历史上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过惨痛的灾难。1954年在银川(时属甘肃省)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1964至1965年,又相继在固原、中卫、灵武、石嘴山、陶乐和银川小口子建成6个地震台,初步形成了宁夏测震观测台网。(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