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清零

累计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5.07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多元;据介绍,2018年以前,全省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38442个,建成率75.16%,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96.17%;2020年,全省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46017个,建成率已达到99.97%,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更是达到了全覆盖。

河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清零

来源:大河网    2020-12-15 07:21
来源: 大河网
2020-12-15 07: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累计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5.07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多元;全省实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动态清零……

12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扶贫扶志专场新闻发布会,相关单位负责人晒出了“成绩单”。

数字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多元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发布会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德亚,通报了5组数据。

5.07万——我省已累计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5.07万人。

1.8个百分点——2016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长10.8%,比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四个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省贫困村全覆盖、县级融媒体中心和“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全省县(市)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全省贫困县所有乡镇全覆盖。

一个动态清零——全省实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动态清零。

57.23%——截至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建成率91.74%、文明村建成率57.23%。

关注

2020年,全省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全覆盖

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出台,文旅扶贫已经成为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我省文旅部门在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等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

对此,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径表示,我省文旅部门以“志智双扶”为重点,以持续开展“三千行动”为抓手,主动服务服从大局,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担当尽责、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严格按照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七个一’标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速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曲径表示,他们联合省财政厅向已脱贫的贫困县和今年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下达奖励资金2970万元,为基层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据介绍,2018年以前,全省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38442个,建成率75.16%,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96.17%;2020年,全省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46017个,建成率已达到99.97%,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更是达到了全覆盖。

同时,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为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补助10万元,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2.5万元,共计1.03亿元,用以保证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正常免费开放。

商丘一县因婚(丧)致贫比例曾达8%左右,当地用这招解决难题

移风易俗是时代进步的应有之义,对脱贫攻坚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商丘市柘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路标介绍了当地是如何通过移风易俗,来破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痛点和难点。

路标说,柘城是国家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14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773户105369人。前些年,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陋习,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沉重“包袱”。据不完全统计,柘城全县因婚(丧)致贫比例达到8%左右。

为解决这一难题,柘城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柘城县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在全县495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一村五会”,即红白理事会、红娘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

在工作标准方面,明确了红白事操办两方面标准,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的通知》。明确规定,婚事操办标准为:婚车不超过6辆,喜宴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12个菜,每桌控制在300元以内,每桌用烟不超过2盒,每盒不超过15元,每桌用酒不超过2瓶。

丧事操办标准为:不办酒席,所有人员全部吃大锅菜,提倡不用烟酒,如用烟酒,烟每盒不超过10元,酒每瓶不超过20元,人数上严格控制,不得通知非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外的旁系亲属参加。据统计,三年来,柘城全县红白理事会共为群众文明节俭办红白事2.2万多起,节约开支10亿多元。

记者见闻:70多岁老太太学画,卖画月入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发布会上,原河南日报新闻摄影部高级记者王天定还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王天定介绍,2015年以来,他开始追踪拍摄我省偏远村落群众脱贫历程,留下了280组、4000多幅原生态的影像资料。其间各地开展的扶贫扶志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1月10日,我在睢县白庙乡土楼村采访,遇见一位75岁的老奶奶在学画画,令我深受感动。”王天定说,这位老奶奶名叫李玉荣,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她和老伴在家里养了几只羊,家里是贫困户。

脱贫攻坚过程中,村里建起了文化扶贫大院,请来老师教村民学画画。没想到,李老太竟然成了首批学员,每天都赶来参加学习。李老太从没有拿过画笔,从头学起,一笔一画学得很认真,“我在现场看到,她能一手拿两支笔画画,每幅画的每个细节能上五六遍颜色。”

据最新了解,李老太现在每天能画一张工笔画,一张能卖100元钱,利润70元,一月能收入2000元钱,已经脱贫了。学画,不仅帮助李老太走出了贫困,同时改变了她的老年生活。

(编辑:谭敏)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