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考公还是求职?多少年轻人初入职场就卡在了这一关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2-08 16:19
2020-12-08 16: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轻人”登上微博热搜。很多时候,父母希望的工作方向,可能意味着单调的工作内容和生活。58同城发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大数据,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迎来求职高潮,95后求职者占比32.43%。一边是父母殷殷切切的考公愿望,另一边是对趣味性工作内容的追求,这两个问题如何权衡成为了很多摇摆不定的求职者的难题。

为何反感考公?当代年轻人有话要说

很多人大学毕业时都会听到诸如此类的“建议”:“去私企也是给老板打工,不如考公给国家打工”、“女孩子考公多好,稳定福利高”、“男孩子考公多好,为国家效力光宗耀祖”——一切都围绕着“考公”二字展开,就好像不考公,其他的出路就不叫出路一样。

但是孩子就不这么想了。在思维活跃又不拘泥于特定形式的年轻人眼中,公务员代表着一种呆板官僚的职场氛围、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与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这无异于一种慢性堕落,是自己的年轻心态被逐渐损耗的警告。

究竟是什么让如此之多的父母在逼着孩子成为了“考公人”?一部分是基于自身经验考量,成为人民公仆这件事本身就带有时代特色附加的荣誉感,再者是公务员职位变动较小,不用经历外面的大风大浪,能够规避很多难以预测的风险。究其本质,还是父母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认知,,也难怪父母对孩子成为公务员抱有如此热忱,想要早早地为他们找好避风港。

考公和求职如何选择?多听多想是关键

首先是摆正对考公的心态,不要因为父母的强制就心生反感。父母作为长辈,经验丰富,眼光也毒辣,很多建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公务员岗位变动较小,在体制外因为疫情风波情况急转直下的时候,体制内却依然稳定性十足,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具备非常大的吸引力。但也不可人云亦云,正视内心想法,走自己想走的路才是在职场中奋进的动力,强扭的瓜不甜,被迫的选择也同样不能够长久坚持,二者的权衡是很重要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多听一听各类人的想法,比如同学、老师、亲戚、网友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讨论对象。一个人纠结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多听他人的想法可以打开思路,收获不一样的看法,没准这也会成为很关键的考虑因素。

然后可以把困扰你的问题在一张纸上全部列出来,比如工资期望、工作内容、离家远近等等,按照在心里的重要性对其打分、排序,排列最靠前者就是最接近你内心的答案,然后参考它去进行抉择吧。

当然,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大胆地和他们说出你自己的想法吧,最爱你的人就在面前,还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来呢?

如果选择求职的话,58同城提供了海量机会等着你~作为国民招聘大平台,58同城实时关注当下职场人的工作生活动态,汇聚海量名企和优质岗位,并推出求职vip金卡,会员可享受“应聘优先”“简历置顶”等13项求职特权,为应聘者提速加buff,快速拿到心仪offer~考公or求职,只是人生阶段的一个新开始,扎实优秀的专长才是支撑自己抵达理想人生的关键点。只要肯努力,公务员和打工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