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城兄弟海外业务不断拓展,飞书已成不可或缺的协同办公工具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2-07 15:22
2020-12-07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飞书已经是蓝城兄弟全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款协同办公工具。

2020年7月8日,蓝城兄弟成功登录纳斯达克,成为全球粉红经济第一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蓝城兄弟旗下交友平台Blued在全球的注册用户超过4900万,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月活用户600万。

作为一家服务全球用户的国际化兴趣社交应用的公司,蓝城兄弟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且海外业务还在不断拓展中。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畅通交流、协同办公,曾一度是蓝城兄弟在企业组织发展上的难题。

解决跨区域协同办公痛点 飞书成蓝城兄弟协同办公利器

在使用飞书之前,蓝城兄弟曾借助传统文档工具与IM的方式解决协同办公需求。可随着业务量和各地区员工数量的增加,这样的协同办公方式,常常出现协同不及时、沟通出现重复等情况。今年疫情,居家办公的人员数量急剧增加,选择一款合适的协同办公工具成为蓝城兄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比多款协作工具,蓝城兄弟最终选择了用飞书解决日常协作的痛点。

在蓝城兄弟看来,飞书对于多语言、多地区的支持度,要远高于市面上的同类协同办公产品。单从这一点而言,飞书给蓝城兄弟带来了极佳的体验效果。如今,全球各地所有蓝城兄弟的员工,几乎每天都在使用飞书。

“在日常工作中,文档已经成为蓝城兄弟协同办公的一把利器。”据蓝城兄弟CTO刘元晨介绍,蓝城兄弟团队快速适应了基于群同步的文档协作方式。目前,所有的产品原型设计都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飞书文档的模板,记录线下讨论会的结果,共享给不同地区的产研团队。基于飞书文档的内容,相关业务同事会在线上实时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在完成每一项产品功能迭代的同时,也记录了全球不同地区的产研团队的讨论过程。

开放平台为企业赋能,小程序疏通内外部需求

在沟通和协作之外,基于飞书开放平台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蓝城兄弟研发团队面向内部公共管理场景和产品运营需求开发了20多个小程序,解决了产品运营数字化、福利制度落地等组织管理难题。

举例而言,产研团队汇总后端技术、前端运营等多维度数据开发出质量罗盘、监控台、报表工具等一系列小程序,让管理层、客服、前端业务可以实时了解各个产品的质量情况,修正员工们对APP质量的认知,了解质量因子的构成。

此外,产研团队针对员工领取咖啡券的痛点开发了小程序蓝咖,通过系统工具将公司福利制度落地,相比纸质的咖啡券更便于行政部门发放咖啡券、统计数量。

过滤日常管理琐碎信息,让团队回归业务本身

过去,在一个工作群中既沟通业务需求又管理日常出勤的传统工作方式,导致团队常常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中,容易造成上下文混乱,关键信息被忽略。

借助飞书的考勤功能,蓝城兄弟解决了此前需要在文档和工作群中沟通完成的排班需求。管理人员自助设定考勤规则后,便捷排班、在线提请换班、自动提醒等一系列日常出勤管理实现了自动化,也能更方便地进行月度考勤汇总,大大降低了团队管理成本。

摆脱了冗杂事务的运营团队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本身,针对社区多元用户进行个性化运营,通过工单沉淀把兴趣社交知识数据化、模型化,从而更加了解其用户群体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细分人群的社交需求,设计合理的产品场景,找到合适的特征,选择匹配的模型。

运营团队精心且高效的工作为多元群体用户营造出包容、轻松的社区氛围,“Blued与我而言,不只是提供了一个社交渠道,更是促进了少数群体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让我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我也相信这样一款有温度的产品,会帮助弥合社会公众和少数人群之间的误解。”这是在蓝城兄弟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Blued北京用户Apollo的感言。

从工具到理念,自下而上推动管理效率变革

作为字节跳动旗下企业协作平台,飞书创新性地将即时沟通、日历、在线文档、音视频会议、云盘、工作台等功能整合于一体,提供一站式沟通协作服务。

刘元晨认为,“传统协同办公软件往往重在自上而下的管控,而飞书着眼于团队协作,从而真正地帮助企业实现了效率的提升。”

作为一家追求科技、创新、多元、公益价值观的互联网公司,蓝城兄弟从飞书团队的行动中受到了启发——企业信息化能力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整体的企业协同工具切换成飞书后,蓝城兄弟决定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企业效能部(Enterprise Efficiency,简称 EE)。

据悉,EE 将会专门负责提升蓝城兄弟的企业效能,并鼓励大家基于飞书,积极落地更多可以提升协作效率的工具或平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