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4日电 (记者 王晓东)记者从12月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国玉米又获丰收,同时进口大幅增加,产需缺口将缩小。当前玉米价格属恢复性上涨,预计后续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喜贵在通气会上介绍,9月份东北地区发生的台风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在台风发生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未受灾的地区单产提高。从11月份实际收获情况看,倒伏玉米的单产受影响不大,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与上年持平略增,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企业已采购2020年度美国新季玉米超过1100万吨,一般情况下,我国每年还采购部分乌克兰玉米。本年度我国玉米进口将高于上年度的759万吨,而且后续增势非常明显。预计2020/21年玉米产量加进口与玉米消费需求间的缺口在1500万吨左右,缺口将比前两个年度收窄,当年存在的产需缺口通过投放库存、品种间调剂弥补,加上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国内饲料粮供应是有保障的。
李喜贵说,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同比涨幅37%,已处于历史高位。由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粮价多年处于低迷状态,今年玉米价格恢复性上涨有其合理性。
秋粮上市后,国内玉米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主要原因是:一是东北地区由于三次台风等灾害天气,玉米收获期推迟10-20天,新玉米上市慢于往年,用粮企业提价收购掌握粮源,11月份雨雪天气又影响了玉米上市节奏,中下旬价格上涨。二是倒伏玉米收获成本增加,相当于每斤增加4-8分钱。三是年度玉米产需有一定缺口,用粮企业和贸易商收粮存粮意愿强,价格上涨从东北产区引发,但东北新产玉米外销受阻。四是社会资金充裕,资本炒作期货价格,甚至同现货市场价格形成联动。
李喜贵认为,目前玉米收购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从后期看,价格继续上行缺乏支撑,12月份收购价格回调可能性大。由于供应充裕,后期玉米上市量将继续增加。目前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倒挂80-90元/吨,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同时,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另外,今年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10月我国进口玉米及替代品2091万吨,同比增加839万吨,增幅67%,其中玉米782万吨、高粱402万吨、大麦598万吨、木薯296万吨和干酒糟(DDGS)13.4万吨。今后几个月进口玉米、高粱和大麦将陆续到货,南方港口库存将会保持较高水平。
(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