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更高质量地服务人民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26 10:06
2020-11-26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人民”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70 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服务宗旨。也道出了铁路与人民的鱼水情深般的紧密关系。铁路是人民的,离开了人民,铁路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谈何发展。更没有今天处于世界领跑地位。既然是人民铁路,铁路所做的一切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铁路的发展适应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质量出行的需求。

铁路建设成果就是铁路不断地让人民尽享发展成果。近日,太焦高铁进入试运行期,合安高铁开始试运营,盐通高铁试运行。年底前,铁路进入了新线集中开通期。正是铁路在面对今年特殊困难,他们以国家为重,向人民负责,始终把铁路建设这项国计民生大事摆在重要位置,咬定目标不放松,积极主动地挑战艰巨任务。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年内实现开通新线44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300公里,“十三五”铁路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完善高效的路网规模,让人民不仅仅提升了人民乘车幸福指数,更是让群众“富起来”!让中国更加美丽。

铁路服务创新就是铁路不断地高质量服务人民的展示。离开创新发展谈优质服务是不现实。铁路在连续几年的不断创新服务中,不断地解决的问题,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乘车需求,特别是在今年,面对特殊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下,创新服务的脚步一直在加快行进,在他们的努力下,有了新突破新飞跃。电子客票全国推广,结束了自有铁路以来就有的纸质车票,让群众不再为一票而操心受累。长三角铁路对管内各大车站的自助售取票机进行升级改造,陆续增加了自助退票功能。这样一来,旅客办理退票业务更加方便了。京沪高铁推出“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新型票制产品系列服务新举措,同步实施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需求。

铁路安全保障就是铁路向人民作出的最高承诺。人民群众对铁路最放心的就是安全。11月19日东北的一场暴雪,铁路职工为了确保安全,出动了10万人24小时鏖战风雪。8月17日,面对50年不遇的涪江特大洪水,铁路实施“重车压梁”,两列重载货物列车驶入涪江大桥,直至涪江水位下降至封锁警戒值以下。警报解除!这一举措再次取得成功,让人震撼,更让人欣喜。有这样有担当有智慧,有奉献有责任,有勇气不畏牺牲的铁路职工的保驾护航,我们的铁路安全一定要保障。

11月18日,国新办举行铁路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铁路的扶贫一线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了扶贫故事。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了铁路和铁路职工为了扶贫所做出的成就和付出的艰辛劳动。列车长阿西阿呷25年的坚守,见证了“慢火车”给大凉山彝族群众带来的变化。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这一成绩背后也有铁路人的付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铁路要实现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目标,必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如既往地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努力地让人民尽享铁路发展的红利,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冯原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