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和媒体热议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海外专家和媒体热议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来源:新华网 2020-11-26 10: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4日成功发射,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海外专家和媒体认为,如果一切顺利,这一任务将开启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对增加人类对月球历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美国布朗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詹姆斯·黑德表示,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区是月球最值得探索的区域之一,研究这个区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认10亿至20亿年前月球是否仍处于活火山状态。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后,科研人员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将能提供大量珍贵的新信息,对于增加人类对月球历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美国圣母大学地球科学家克莱夫·尼尔表示,嫦娥五号将开启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这无疑将加深科研人员对月球这一天体的理解。

法国岩类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月球和火星地质学专家杰茜卡·弗拉奥表示,此次中国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点燃了全球对月球探索的兴趣。弗拉奥说,中国对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过去我们也毫无障碍地获得了中国分享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探测收集的数据”。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蔚蓝海岸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帕特里克·米歇尔认为,分析月壤样本,就如同探究太阳系的古代记忆。每一个航天任务带回地球的样本,无论是来自月球还是小行星,都在加深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欧洲航天局24日在社交媒体上说,欧航局预祝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

日本《读卖新闻》25日报道说,带回月球样本的难度较高,迄今只有美国阿波罗计划和苏联探测器实施过。中国如果能成功,将成为第三个带回月球样本的国家。(参与记者:谭晶晶、陈晨、华义、张家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