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捕鱼人变“护河人”

湖南湘乡:捕鱼人变“护河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26 10: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6日长沙讯 每天上午9点,湘乡市泉塘镇湖山村村民葛志强就会换上橙色工作服,拿上工具,来到离家不远的涟水河边开始一天的工作。

湘江支流涟水从湖山村穿过,葛志强的工作是负责村域内5公里涟水河道的保洁和巡查,制止非法捕鱼、采砂行为。从2018年上岗至今,他每天都要巡河两个来回,这样规律的日子已经过了两年多。

对于这份工作,葛志强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他曾是渔民,习惯了昼伏夜出。

“我家一直住在涟水河边上,祖孙三代以捕鱼为生,收入随水位高低变化时多时少。现在我从事河道保洁和巡查工作,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而且还成为了一名‘护河人’。”对于自己的新身份,葛志强非常认可。

“护河人”葛志强

如今,相较于作息时间的改变,葛志强的想法也在变:以前老想着怎么捕鱼,现在开始思考如何保护鱼。

葛志强的变化,是湘乡推进禁捕退捕和水环境治理的生动缩影。2018年,湘乡市发出一号总河长令,在涟水河流域湘乡区域全面开展禁捕退捕工作和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辖区内23户渔民全部退捕上岸。

漫江碧透的涟水河

退捕上岸后,渔民怎么办?葛志强所在的湖山村开发公益岗位,聘用退捕渔民加入村河道保洁巡查队,既解决一部分渔民退捕转产,又可补充地方管护力量。

葛志强和其余几名渔民加入巡查队伍,每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兼职其他工作,收入比以前捕鱼要高上许多。而更多的渔民则通过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后,在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上找到新工作,开启了“上岸”后的新生活。截至目前,湘乡退捕渔民就业率在90%以上。

全面禁捕退捕不仅带来了渔民生活生存方式的转变,也让水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湘乡涟水河又呈现出“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色。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又可以像小时候一样下河去洗澡摸鱼虾了。”

湘乡市水利局局长赵向红介绍,全面推行河长制以后,通过治理和保护,涟水河流域湘乡段沿线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鱼类数量也明显提升。(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