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楠竹,给脱贫之路装上双引擎

11月11日,从汝城县热水镇获悉,近年来该镇通过旅游+楠竹,给脱贫之路装上了双引擎,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楠竹产业直接带动全镇2000多户竹农、1500多名砍伐工人、300多名运输工、400多名企业工人、3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旅游+楠竹,给脱贫之路装上双引擎

来源: 华声在线
2020-11-23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华声在线11月11日讯(通讯员 朱忠达 曾胜亮)11月11日,从汝城县热水镇获悉,近年来该镇通过旅游+楠竹,给脱贫之路装上了双引擎,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热水镇旅游资源丰富,热水温泉“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面积广”,被誉为“华南第一泉”,热水镇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热水温泉日可供热水量5540吨,水温一般为 91.5℃,最高达98℃,将生鸡蛋直接放入温泉中15分钟,即可享用到温泉煮蛋。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谭学秀是热水村汤河头组人,她在温泉文化园摆摊煮鸡蛋、接待游客有5年了,年净收入近10万元,亲眼目睹了旅游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在温泉文化园,游客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千人。

村民余小凤全家4口人,夫妻俩在福泉山庄上班五六年了,月工资收入人均3500余元,家庭年收入近10万元,之前夫妻两到外面打工也挣不了这么多,现在在家门口做事,不仅收入增加了,还照顾了小孩,每逢人说起这件事脸上总掩饰不住满满的幸福。

热水镇现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家,AAA级旅游景区2家,规模以上旅游景区景点11处。2019年,全镇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截止目前,各旅游企业共安排就业人员1108人,其中贫困户236人,为全镇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泉街是热水镇最热闹的街道等之一,真正热闹起来是2014年旅游节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餐饮、住宿、土特产、泳衣店等数量爆增,尤其在福泉山庄景区大门外,形成了当地有名的旅游一条街。

“奕凤特产店”就是从这条街发展起来的。2012年,大学生党员范奕凤回到家乡,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嗅觉到发展的先机,于是放弃到大城市去闯的念头,在福泉街带头开了一家特产店,收购农户滞销的土特产,如热水藤茶、野生香菇、木耳、红菌子、玉兰片、铁皮石斛、大禾米糍、水蕨、香螺等农产品,卖给过往的游客。随着市场的打开,福泉街特产店、餐饮店、泳衣店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慢慢地就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2014年,“奕凤特产店”拓展市场,将主阵地转移到汤河老街,并加开了一家网店,将产品通过网上销往国内外,实现线下、线上齐头并进,让农户手里的“山疙瘩”销售无忧,价格、收入翻了几倍。

景区周边,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接待服务,将自己闲置的房屋稍加改造就办起了民宿,并结合乡村旅游开起了农家乐,使当地农产品身价再提升一个档次,促推了消费扶贫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旅游民宿300家,房间1800间,床位3000个,农家乐85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80人。

在热水,除了温泉,楠竹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

“我们全家4口人,有3人在这里上班,我月工资6500元,我妻子月工资3000多元,我儿子大学刚毕业在家的时候也在厂里上班,当时每月2400元(今年到华为公司上班去了)。我和我妻子在这里上班3年多了,这里离家又近,可以每天回家,收入又高,光和我妻子年收入就有10多万元,可好了。”家住热水镇和兴村上湾组的郑前万如是说。

郑前万是镇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两个孩子在读书,妻子在因病在家,他本人不但做不了事,还要在家照顾妻子,当时生活困难。妻子病好后,镇村干部帮他联系了在永瑞竹制品公司务工,生活渐渐好起来,实现了稳定脱贫。

郑前万说,楠竹全身都是宝,竹身做竹地板、竹尾销往沿海做支架,竹屑加工竹碳,竹山还可以挖竹笋。他家有50亩竹山,在政府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实施了楠竹低改,现在自己砍竹子卖平均每年有近万元收入。像他这样的楠竹户全镇有三分之二以上,竹山多的有100多亩,竹子已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热水镇现有人口2668户10688人,楠竹10万余亩,人平10余亩,脱贫攻坚以来,该镇大力实施楠竹改造,仅此一项实现人平增收2000余元。其中476户贫困户中有338户通过楠竹低改,贫困户享受政府楠竹产业奖补资金36.6万元。境内竹制品加工企业15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楠竹约7万吨,产品主要销往马来西亚、广东、江西等地。楠竹产业直接带动全镇2000多户竹农、1500多名砍伐工人、300多名运输工、400多名企业工人、3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朱忠达 曾胜亮)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