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RCEP的达成是对逆全球化的破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9 14: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Regi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历经8年“马拉松”式谈判终于在离2020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修成正果。RCEP覆盖世界近29%人口规模、超30%GDP总量以及28%左右的全球贸易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疫情下诞生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东盟十国+中日韩澳新五国是这一协定的成员国,根据协定,成员国将逐步降低贸易关税,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等,将大大降低成员国内的交易成本,普惠于各成员国人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谁最先走出控制疫情,摆脱疫情的冲击,谁就胜利了。显然,在这次疫情中,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阴霾,亚洲国家在全球抗疫表现中相对较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是“抱团取暖”还是“各自为战”成为地区内国家领导人要做的决定。始于2012年的RCEP谈判,目的是取得本地区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话语权,在此次新冠疫情袭击全球经济过程中,合作抗疫给人们带来了启示。相较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更优的欧美国家,东亚国家的抗疫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在人类解决重大问题面前的意义。此次协定的达成,抗疫中的合作共赢理念是在经济层面的延伸。

经济下行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互相挖坑”。区域内的15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大小、经济实力、资源状况等各不相同,比如中国的优势是有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消费市场、充足的外汇储备、特色的旅游资源及完备的基建设施,对于地区内的国家来说,可提供优质的商品、过硬的基建技术和服务以及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日本的优势在于先进的技术、高端的服务和庞大的民间资本等,而东盟十国在旅游、特色农产品、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将为其吸引来自区域内的贸易和产业投资。这种经济的互补性,是15个资源禀赋迥异、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能够达成合作、找到共鸣点的关键。

RCEP提升地区经济话语权 利好所有成员国

“一个人走,可以走的更快”,而”一群人走,可以走的更远”,这句话用在国家之间的合作上同样适用。在逆全球化有所抬头,世界经济格局多元化的局势下,贸易、服务和技术上的深度合作才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加速各自的产业升级。对于中国而言,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其中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许多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技术环节仍然受制于人,要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提升、日益丰富的需求,跟上居民消费升级步伐。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但是在世界经济动荡、美联储大放水的情况下,面临着资产缩水的风险。不过,有RCEP区域内的更低的关税、更便利的海外投资条件和投资环境,中国的外汇储备将发挥更高的价值,转化为国民资产和消费品。各国在降低投资门槛后,外汇储备则成为中国海外资产增值的资本金。同样,在进行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调整中,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中国的产业链可实现升级的机会。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资本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方式布局到东南亚一些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并能在世界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利好长远。

对区域内国家和世界而言,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在未来30年,每年给世界增加2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增长,区域内的成员国则会通过互补的方式,加强优势,补充短板,加速综合国力的提升,加强在本地区各方面的话语权,增强对本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RCEP将成为“一带一路”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实现平台

“一带一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RCEP的达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经济多边合作机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产业、贸易、投资、金融全面走向一体化,打造全球最大的自贸区。

“一带一路”是执行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相互支撑,而RCEP则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参与世界分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现实的平台和机制保障。

“在资金成本最低的地方融资,在成本效益最高的地方生产,然后在利润最大的地方销售,”形象地点出了全球化的精髓,其背后需要的是合作共赢的精神。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全球化需要合作、共赢、共担、共享,而逆全球化则违背全球共同利益,追求所谓的一己之利,实则损害自身及全球的利益。RCEP的达成是对全球化的认可,是对合作共赢机制的认可,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作者系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