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来临,无线通信技术的峰值速率提升到了20Gbit/s的量级,延时理论上可降低至1ms,有望扫清当前AR/VR产品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障碍,显著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从而推动AR/VR市场的成熟和发展。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AR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VR/AR行业覆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硬件制造商、系统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平台等。相对来说,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只需裸眼,不需要可穿戴设备,在清晰度足够的情况下,其体验效果比AR、VR更优。
2020年AR产业超2000亿
Greenlight预测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终端数量方面,IDC预测2020年整体终端出货量(AR+VR)接近4000万台。
VR/AR行业的产业链环节和智能手机大体相似,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以及应用与服务四个环节,主要区别在于智能手机应用主要是to C,面向个人消费者,VR/AR除个人消费者外,还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因此在应用环节相对复杂很多。
VR/AR产业链上游包括为内容制作生产硬件、提供解决方案以及为设备整合提供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的厂商。硬件约占VR/AR设备的成本一半以上。
AR硬件部分技术壁垒较高,主要包括光学设备、显示设备、芯片、传感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环境渲染、视频捕获、SLAM)、数据处理(3D渲染、渲染引擎等)和系统平台(操作系统、SDK)。
硬件由于在整个产业链中存在先发的规模优势,所以在初期,能够迅速的打开市场。参照智能终端的市场结构动态演变,随着产业链生态的持续完善,AR数据、消费、娱乐等细分领域的占比会逐渐加大。
AR以影像信息为交互载体,因此3D成像是信息输入的核心。3D成像与2D成像的摄像头有较大差异。3D成像带来的机会比2D成像只增不减,大幅提振产业链价值的同时改变价值分配,驱动红外核心厂商高营收弹性。
产业链中游为模组、组装厂商,具体包括3DSensing、处理器模组、成像及其他模组。
下游则主要是各种AR终端产品以及各种AR技术应用的服务。应用内容包括游戏、消费者应用、企业应用、健康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增加,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科技巨头引领AR突破创新
苹果发布的新款iPhone与AR相得益彰。包括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所述两款手机都配备了激光雷达扫描仪LiDAR,而这将能增强设备的AR性能。LiDAR是一种所谓的“飞行时间”深度传感器,它主要测量光线从场景对象反弹并返回至传感器所需的时间。通过精确的计时,相关信息可用来判断每个点的深度。丰富的深度信息将能提升增强现实体验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尽管现有iPhone的AR追踪性能已经相当优秀,但目前的方法是利用SLAM等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深度。SLAM主要是随时间推移追踪场景中的点,从而相应地推断深度。一般来说,这意味着要理解参照系并开始评估场景的深度,系统需要数秒钟的时间和一定的移动。
搭配TrueDepth摄像系统及传感器,可通过追踪用户面部表情动作,通过Animoji 3D表情包,让表情图像具备更多的情绪化特征。苹果也演示了多款基于AR的游戏。
不仅如此,在苹果的设想中,未来的球场现场、园区访客中心等等,都可以搭载上AR技术,用户通过一部iPhone就能纵览全局。在最新的苹果硬件上,AR应用将大放异彩。
AR激发了苹果的表演欲望。库克多次表示看好AR的未来,称其潜力胜过VR,“丝毫不输给早期的智能手机”,“期待看到AR在未来更多元的应用,包括小型商业解决方案、消费者解决方案以及企业解决方案”。于是,在WWDC2017 大会上,苹果就已经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推出iOS11 中的ARKit开发者框架。目前,苹果发布了 ARKit 3.5,这一新版的AR框架可以使开发者在新 iPad Pro 中使用新的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据悉,最新的 ARKit 版本具有“几何场景”,“即时 AR”以及改进的“运动捕捉”和“人物遮挡”功能。有媒体评论称,搭载AR功能的iPhone,将再次让苹果的老对手谷歌和微软俯首称臣。
实际上,对AR产生浓厚兴趣的不是只有苹果,一众巨头共同掀起了AR浪潮。甲骨文已开始发力AR、VR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去年时曾说,AR、云计算服务等将重塑整个IT行业。三星去年收购美国云计算公司Joyent,全面推进云、AR、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业务,该公司认为,在AR和VR应用上,智能手机需要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及其数据支持。
而微美全息专注于全息AR领域,当前实现全息AR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基于2D屏幕的全息AR,基于头戴式设备的全息AR,以及基于3D空间的全息AR。前两者在获取全息图像时,需要借助设备,3D空间全息AR则不然,该技术是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平面透明薄膜进行显示。
在三大全息AR产品中,微美全息目前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基于2D屏幕的全息AR和基于3D空间的全息AR。值得注意的是,与智能手机相似,全息AR领域也有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细分来看,AR产业链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硬件、软件、应用和内容、以及服务。硬件包括零部件和设备,软件分为信息处理和操作平台,应用和内容则针对不同的行业进行研发和制作,服务则是通过分发平台将应用内容进行渠道分发。
图:来源于天风证券
目前行业处于调整期,VR/AR硬件领域资本冷淡,仅有品牌厂商在继续研发推出新产品,更多的资金则进入到内容以及应用技术领域。而微美全息当前的产品主要包括分发运营服务、应用和内容的研发制作。
从产业链的价值来看,微美全息充当着中间体供应商的角色儿,连接着SDK操作平台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苹果、谷歌、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网易都有只自己的AR SDK平台,而微美全息作为中间体平台,则是补充了SDK平台提供的基本工具包,允许用户更方便的完成软件应用程序。
从商业模式来看,微美全息则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根据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对应用和内容、以及服务进行集成,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因此,微美全息主要通过全息AR广告以及全息AR娱乐产品进行变现。量价齐升带动业绩稳步增长
微美全息的全息AR广告软件可让客户在视频片段中插入真实或动画的三维对象,将对象与视频中的场景片段无缝集成,而广告则主要插播于影视节目中。
与传统的数字广告相比,全息AR技术广告更具互动性,且成本效益和灵活性更为明显,其可识别适用于多个品牌广告的重复广告空间,节省相应成本。
微美全息提供从全息视觉AI合成与呈现、全息互动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投放、全息AR SDK支付、5G全息通讯软件开发到全息人脸识别等全息AR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商业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娱乐、光场影院、演艺系统、商业发布系统及广告展示系统等五大专业领域。
5G加速AR发展
5G推动下,AR/VR有望成为最早爆发的细分领域,并逐渐带动其他应用崛起。5G带来的超宽带高速传输能力和低时延,可以解决VR/AR渲染能力不足、互动体验不强、终端移动性差和眩晕等痛点问题。
在普及AR的过程中,5G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更高的容量,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均匀性。
当网络时延降低至毫秒级时,由于运动状态与视觉系统不一致造成的不适感将不复存在,因此5G网络的商用将使AR在传输方面的屏障将被打通,困扰AR技术在移动端应用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AR/VR生态圈日趋成熟,将伴随5G迎来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