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原野之窗,从热爱到行动——全球经典生物多样性教育主题课程《原野之窗》在京发布

打开原野之窗,从热爱到行动——全球经典生物多样性教育主题课程《原野之窗》在京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7 18: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7日电 11月16日,全球经典生物多样性教育专著《原野之窗》中文编译版正式在北京出版。在中国林学会指导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共同主办此次会议,向我国热爱自然、关注自然教育的人们介绍这本为他们度身定制的生物多样性教育的专业教材。来自自然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生态环境部COP15执委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以及林业、环保、出版、媒体等单位30多位代表与会,共同见证了《原野之窗——生物多样性教育课程》的新书发布,并就新书出版后的推介、宣传和应用建言献策。

“WWF是一个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自然保护组织,《原野之窗》是全球公认的经典生物多样性教育专著,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帮助了千百万全球各地的教育者。明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我国昆明召开,通过《原野之窗》中文版所带动的公众教育活动,必将向全球贡献生物多样性教育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中国林学会赵树丛理事长说:“中国林学会和我本人愿意将此套用书,诚挚推荐给全国的林业科技工作者、自然教育的推动者和爱好者、自然教育学校和基地,以及各类自然教育机构。”

“此次编译在忠于原著的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文献数据,补充并丰富了中国的现状数据、热点议题和本土案例,形成一套展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专著,同时也保留了书中部分经典北美案例,令读者有机会运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视角去阅读和运用本书。相信它对国内各类自然保护地、学校、自然教育相关机构和基地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都能提供一定的专业指导和案例借鉴。”WWF高级顾问雍怡博士介绍说。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夏俊主任对新书的出版表示了祝贺,他指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向公众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是时代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自然资源部愿意发动我们的战略合作机构共同推广此书,相信《原野之窗》的出版,将对自然教育行业的相关自然保护地、机构、基地和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专业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能力提升。”

中国林业出版社刘东黎董事长、党委书记认为:“自然教育的发展需要打造经典,自然教育的传播要从经典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启蒙的作用,而出版是教育的一部分。建议《原野之窗》以打造经典为目标,动员各界社会力量,依托各类传播平台,大胆尝试各种创新路径,将这本精彩的专业著作带给更多热爱自然、关注和从事自然教育的人们。”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幸良主持本次推介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黄建华会长、中国绿色时报张连友社长、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刘立军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田阳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健编审、生态环境部COP15执委会宣传组万夏林组长等专家出席会议,并对《原野之窗》出版后的运用、推广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建议着重考虑如何将本书送入校园、社区和地方教育基地,或根据不同目标人群进行改编和延伸创作,并借助在线平台持续深化推广。据悉,与本书编译工作同步开展的“发现身边的自然”公众生物多样性教育项目在过去一年中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100多场活动,线下直接参与公众人数超过100万,线上阅读人数超过3000万人。会后,WWF将联合OPF为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优秀环境教育工作者举办首场《原野之窗》生物多样性教育工作坊,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实务培训方案,纳入并丰富WWF环境教育实务培训和注册系统的管理体系。

图:中国林学会赵树丛理事长发言致辞 ©WWF/OPF
图:WWF环境教育项目高级顾问雍怡博士进行新书介绍 ©WWF/OPF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