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一个读懂心灵的地方

宁夏同心,一个读懂心灵的地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6 22: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嘹亮号角从这里响起,唤醒中国;红色故事从这里传扬,书写激情;民族情谊从这里生发,融入血脉;绿色梦想从这里腾飞,迎风起舞;同心,一个读懂心灵的地方。

在同心,一部部心灵记录被时光磨砺出熠熠光彩。这里是宁夏的地理中心,自古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点。康济寺塔祈福平安,庆王行宫触摸乡愁,下马关俯瞰沧桑。走进保留完好的一座座古城,可以沿着时光足迹,踏访苍劲雄浑的西北故事。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边关烽火、金戈铁马、鼓角争鸣都消失在岁月长河中,飘带一样蜿蜒的长城烽燧将历史与现实,心灵与心灵紧紧相连。

塞上炊烟、色彩纷呈、挥洒阳光,酝酿出激扬文字的诗意同心。作为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中国诗歌之乡”,同心人把艰难和希望打磨成一首首生命之歌。

高端,是同心农产品的特质。清水河两岸的盐碱土质,充足的日照赋予了同心枸杞无可替代的高品质,也孕育了获得中国枣业金奖的同心圆枣。同心就像眼前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却又生机勃勃,只要有了阳光雨露,就能孕育出无限可能。捧起泥土,就捧起了希望。

今天更多的美丽心灵在同心萌发、延伸。昔日干涸的黄土旱塬,今天繁茂的绿色天地,罗山葡萄酒产业蓄势待发,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芦笋、文冠果,特色有机农业酝酿着浓郁的同心味道。袅袅轻烟,幽幽雅香,永春香技艺从福建落户同心,传承300多年的匠心带来不一样的新鲜。

同心,每一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丰饶的财富。历史的沉淀、自然的馈赠、世代同心人的奉献与付出赋予她丰富的发展潜能,让我们一起,从心出发,同心协力!(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