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亮出百公里农业精品线

11月5日,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落下帷幕。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主题文艺创作,用优秀文艺作品展现大运河精神的现实价值,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大运河亮出百公里农业精品线

来源:北京晚报    2020-11-16 08:47
来源: 北京晚报
2020-11-16 08: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大运河亮出百公里农业精品线

11月5日,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落下帷幕。文化节期间,文体融合、文艺创作、非遗展示等8大板块39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截至目前,线上线下总参与人数达3500余万人次。其中,文艺演出、文体融合、专题展览等活动吸引线下参与人数达6万余人次。

“大运河保护没有结束时,只有进行时。”文化节闭幕式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说,今年首次举办全市层面的大运河文化节,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内容,是挖掘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今年的大运河文化节整合了沿线七区的文化文物资源,利用多种渠道集中展示大运河的历史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遗产之美。

市民打卡大运河畔美景

今天一早,大运河畔启动了三项文体融合的活动,包括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骑游大运河,领略副中心”通州骑友嘉年华、“行走千年大运河感受魅力副中心”——第七届北京徒友嘉年华暨通州区徒步大会、大运河文化节主题半程马拉松挑战赛。

三场活动,各有特色。其中,骑游大运河吸引了20个自行车俱乐部的500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徒步大会今天连办两场,上下午各吸引800余人参加。“律动越千年、云跑大运河”线上赛则围绕大运河北京段沿岸文化遗产,调动跑者分段感受各有特色及历史的文化遗产线路。

北京市文物局介绍,这三场活动是一次“体育+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挖掘了运河文化内涵,弘扬了运河文化精髓,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全方位展示了文明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有力助推了文体旅的深度融合。

20部“运河作品”出炉

目前,北京市已经完成和正在推进的“运河作品”有20部。其中,电视动画片《大运河奇缘》,用传统章回体的方式讲述13个小故事,展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专题片《打卡大运河》,展示了文物古迹的历史变迁和科技成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运河文化带的深远影响。

还有8部作品正在推进。比如52集电视动画片《功夫梨园》,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大运河文化和京剧文化的少年偶像热血动画片。电视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全景展示通州历史文化遗迹和当代城市体系,以恢弘壮阔的视觉语言,诠释了通州作为京畿重镇的重要地位,以唯美的镜头充分展示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文化发展脉络。

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主题文艺创作,用优秀文艺作品展现大运河精神的现实价值,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100公里休闲

农业精品线路亮出来

闭幕式现场,还专门展示了大运河沿线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主题。大运河北京段串联起四季青“一河十园”休闲农业集群、兴寿草莓采摘集群、顺义白马路——昌金路绿色蔬菜果品集群、朝阳都市现代农业集群、通州西集大樱桃采摘集群等重要的片区,“运河湿地”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绵延100多公里,分布有几十个精品休闲农业园区。

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介绍,依托西集文化和自然资源,构建最具文化特色的樱桃王国、历史文化浓郁的绍棠文化博物馆、农业活力体验园、精品民宿产业集群及各类特色节庆活动,逐步打造出农业产业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即运河湿地西集段休闲农业线路。

近年来,北京市还不断加大大运河(北京段)沿线文物保护力度,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在白浮泉、玉河故道、路县故城等9处遗址点取得重要考古成果,遗址类型包括闸、堤、桥、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和城址等。近日,大运河——永通桥修缮工程方案也原则通过。(记者 刘冕)

(刘冕)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