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5日长沙讯 湖南是红色热土、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昨日举行的2020中国红博会上,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介绍,去年湖南省红色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4亿多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1300多亿元,带动就业100多万人。
锦绣潇湘深植红色基因,“半天被子”的故事温暖了整个中国,也带火了故事发生地郴州汝城县沙洲村的红色文旅经济。
广场和道路上,挤满旅游大巴;专题陈列馆内,游客摩肩接踵。近几个月来,沙洲村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日渐增多。随着“半条被子”的故事在全国走红,一车一车的参观团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参观红色文物、接受红色教育。
“每天接待游客好几千人,在国庆节高峰期接待上万人。”陈列馆的保安队长朱小红介绍。沙洲村,这个藏在湘南深山中的无名小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热门景点。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郴州汝城县沙洲村
而曾经的汝城县沙洲村,是一个处处黄泥路、旧瓦房、窄巷子的落后小山村,无人问津。
2016年,“半条被子”的故事传播开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汝城县以红色文化为桥梁,建设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红军广场等景点,大量游客涌入村里参观游览,大批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如今的沙洲村,道路宽阔严整,一栋栋独具当地特色的民居焕然一新,农家乐、民宿、手工农产品店铺遍地开花。
朱小红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原来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小平房里,全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家人年收入不到8000元。”朱小红回忆。
开发红色旅游景区后,朱小红开起了土菜馆和民宿,享受沙洲村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如今,每逢节假日,他的土菜馆就座无虚席。
“现在一天的毛收入就有四五千元,以前想不不敢想。最近,景区游客越来越多,我把开民宿的房间全部改做餐饮,因为实在供不应求。”朱小红笑着说,现在一年的收入达到十多万元。
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沙洲村大批乡村土菜馆、民宿旅店应运而生。目前,村里民宿达到8家、旅游商品店达到16家、餐馆和特色小吃店20多家,350多名沙洲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90多名贫困村民成功脱贫。(朱友芳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