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宁之乡”释放“文明红利”

“心宁之乡”释放“文明红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3 18: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3日长沙讯 近年来,宁乡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弘扬践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构建起“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们与全市人民携手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文明红利”在“心宁之乡”广泛释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新茶不等人,不及时采摘就浪费了。”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湖南沩山湘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有1.2万余亩茶园,缺乏采茶工是董事长姜胜标最大的烦心事。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针对茶企用工困难现状,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智慧宁乡”手机APP 的文明实践云平台发布了“援茶企、采春茶”志愿服务活动,公开招募志愿者。当天就有50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帮助茶企采摘新茶

“创新打造了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伍‘买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机制,打通了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志愿者获得了成长。

目前,宁乡市在册志愿者达20万人,已建立1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9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37个县级文明实践基地、200多个机关企事业文明实践基地、300多个镇村文明实践基地,打造了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旅游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志愿者发动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创建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干净整洁的外部环境,更体现在广大市民优雅深厚的文明素养。宁乡市自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无数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暖心事,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与和谐。

“这可怎么办?婆婆子不见了,她没有手机,又记不住电话。”年过六旬的胡爷爷带着有记忆障碍的老伴就诊,上洗手间时与老伴不小心走散,胡爷爷急得几乎要哭出来了。这是今年9月13日在宁乡市中医院发生的一幕。

“您别急,我们来帮您找。”志愿者一边安慰胡爷爷,一边带领胡爷爷走向市中医院医务科。市中医院医务科积极配合并联系调取监控。同时,在该院所有微信群立即发出寻人启事。

“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婆婆子。”没多久,老伴被细心的志愿者找到,胡爷爷满脸感激,连连道谢。

“志愿者,我的手机丢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吧。”逛街的刘阿姨不慎遗失了手机。她焦急万分,情急之下找到在路边值岗的志愿者。“几次电话没有接通,我们去派出所吧。”接到求助的两位志愿者详细询问了情况,并数次拔打刘阿姨手机,无果。

志愿者牵着刘阿姨的手,边安慰她边走进派出所。最终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刘阿姨顺利找到了手机。事毕,两位志愿者默默离开,继续回到各自的志愿服务岗位。

“志愿者,我想与你合张影,你们是最棒的!”十几分钟后,志愿者转身看到,刘阿姨那充满感激而又带着期盼的眼神。

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数,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11月10日,中国文明网发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宁乡市不负众望,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朱友芳 图文报道)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