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十七届海淀文化季开展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近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民生社会工作事务所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下关街道办事处为支持单位的2020年第十七届海淀文化季“以匠心坚守初心 以文化传承本源”——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北下关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展开。作为海淀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品牌和文化平台建设,海淀文化季已成功举办了17届,文化季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以价值引领和普惠送达满足海淀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的新期待,成为海淀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的有力支撑。本次后动中毛猴,龙凤字,捏面人,风车,丝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来到了现场,与社区居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
随着主持人的开场,非遗毛猴传承人刘延贵上台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非遗课堂。课堂上,刘老师为大家讲述了非遗文化的起源,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海淀精神、匠人精神1更为现场的居民带了非遗毛猴的展示。让大家通过简单的一趟课,见证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为践行多种文化融合,活动中特邀请了北下关齐舞飞扬舞蹈团和北下关情韵模特队为大家带了了精彩的演出。
活动现场,来自社区居民“非遗达人”郑阿姨特献礼自己亲手制作的非遗毛猴作品,表达了北下关居民对非遗活动的热情。郑阿姨更是积极的加入了本次活动的非遗毛猴小组,和毛猴传承人进行了零距离的互动、学习。活动中5个不同主题的非遗,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到不同的主题中。通过请非遗传承人到场与来宾面对面互动,将该项非遗文化做深度了解,通过本次活动让居民脱离“参观式学习“从而能够静心、专心、精心的却学习非遗文化的技能所在,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担任了一次“社区的非遗传人”让非遗文化有了新的传承。
本次系列活动借助非遗项目的趣味性、客观性、可参与性,做到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宣传,从而让文化自信真正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和底气。通过活动深度全面的接触非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海淀区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蕴含着海淀精神的文化。非遗文化具备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借助文化季背景,将创新、匠心、发展融为一体,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