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端得稳 生活有保障 “十三五”永州市粮食产能稳步上升

推广规范化稻田综合种养,2019年全市面积53.2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值占渔业总产值25%左右;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养殖示范基地129家,今年新增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个以上,新增综合种养面积3万亩以上。全市创办特色旱杂粮生产示范基地30个,总面积10万亩,全年实现特色旱杂粮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

饭碗端得稳 生活有保障 “十三五”永州市粮食产能稳步上升

来源:永州日报 2020-11-12 1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粮食总产量有300多万斤!”零陵区石山脚街道悟山里村岩塘组村民谢许平喜笑颜开,4000多亩晚稻迎来了今年粮食的最后一波丰收。地里一年可以种早中晚三季水稻,有早稻湘优616、垦优1683、泰丰优2213等优质品种。

近年来,永州市重农抓粮,将饭碗稳稳地端在了手里。“十三五”期间,永州市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304.05万吨,2015年292.24万吨,前四年平均增速为1%,2020年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预计为299万吨;其中水稻产量2019年260.92万吨、2015年253.17万吨、2020年预计为263.1万吨。

今年来,永州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治理耕地抛荒,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不减少,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全年粮食计划面积738.37万亩,比省定超额完成14.37万亩。为增加粮食生产面积,全市治理抛荒耕地9.8万亩,基本消灭了连片抛荒现象,各县区粮食生产重点区域耕地抛荒治理达到100%。

大力培育粮食生产主体。各地把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农业农村首要工作来抓,成效明显。据统计,全市承包30亩耕地以上种粮大户从2015年15822户、流转耕地面积127.35万亩,发展到今年的25255户、流转耕地面积达到218.1万亩。

推广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加快关键技术应用,确保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十三五”期间,每年超额完成省下达早稻集中育秧40万亩任务,示范带动集中育秧面积100万亩以上。全市每年创建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100个、面积60万亩。推广规范化稻田综合种养,2019年全市面积53.2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值占渔业总产值25%左右;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养殖示范基地129家,今年新增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个以上,新增综合种养面积3万亩以上。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落实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220万亩以上,订单生产面积160万亩,联接企业38家,带动发展优质稻生产面积530万亩,优质稻率从“十三五”初期的75%达到85%以上。充分利用丰富的旱土资源、高岸田、天水田,发展特色旱杂粮,大力创建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杂交高粱、菜用加工甘薯等特色旱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全市创办特色旱杂粮生产示范基地30个,总面积10万亩,全年实现特色旱杂粮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

(王晶)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