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剑川山野间 中央美院老师与15位当地孩子的艺术启蒙课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11 08:50
2020-11-11 08: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片1.jpg

金秋时节,6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来到风景如画的云南剑川,与15位爱画画的当地孩子进行了一场4天的互动教学。10月31日,教学进入尾声,老师领着孩子们来到当地沙溪古镇黑潓江边,指导他们在大自然中进行了一场山野写生,完成了孩子们梦想中的家乡画展。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这群只是初经训练的孩子,令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惊叹不已。9岁的张浩轩画了三棵树,被油画艺术家曹轶称为“是有表情的”;9岁的段小楠用两支笔敲击掉落的颜料画星空,被版画艺术家许宏翔评为“把打击乐用到了画画里”;7岁的杨蓁还是一团孩子气,袖子蹭到画板上,却画出了一片“小草”……

图片5.jpg

看着孩子们笔下美丽的家乡,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策划人赵力表示,他的内心深受感动。对于孩子们来说,“艺术是有用的,艺术是感知外界,了解外界一种方式”。此次山野写生,赵力用自己的抖音号进行了全程直播,看到天南海北的人通过抖音关注着剑川的这群小小“艺术家”,赵力表示,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正在为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希望孩子们通过在抖音传播自己的作品,成为艺术的主角,在其中找到自信。我们也会给他们更多辅导,期盼他们即使不走艺术家的道路,也能够通过艺术完善人格、健康发展。”

图片6.jpg

青年艺术推手彭玮也鼓励孩子们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我听到好多小朋友说喜欢上了画画,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今后能不能成为画家、艺术家都不重要。在这样的年龄,做自己喜欢的事,感受家乡的好风光带给你的灵感,在成长道路上收获一段美好的回忆,就足够了。”彭玮向孩子们表示,如果继续画画的话,可以在抖音上私信她,和她交流想法。

图片7.jpg

在此前的教学活动中,曹轶鼓励孩子们用泥水在自己的白T恤上作画,和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他表示,他希望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表达对创作的不同想法,玩得越“嗨”越好。

曹轶感慨道,剑川地方虽小,却有黑陶、扎染、木雕等各种非遗艺术。孩子们虽然没有刻意学习这些技艺,画出来的东西却有当地风土人情赋予的特点,“这是他们的财富”。

图片8.jpg

孩子的天性不受拘束,画起画来笔触天马行空。雕塑艺术家萧彬希望孩子们永远保留这份想象力,不要被外界的条条框框所局限。他对孩子们说:“我想告诉大家,你们在画画的时候不要过多注重那些所谓的‘像不像’。你们需要用眼睛去看,然后转化到内心,用你的心去表达。画同一棵树,为什么每个人画得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希望你们能保持自己的思维理念和想法,去表达你们内心的艺术世界。”

图片9.jpg

此次“DOU艺计划-美在剑川”系列活动虽然短暂,但相信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待他日慢慢生根发芽。孩子们表示,以后也要像今天一样,约上小伙伴,走进家乡的山野里,用画笔描摹家乡的美,让全国各地喜欢画画的小朋友通过短视频认识自己的家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