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里的致富密码

油茶果里的致富密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0 13: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0日衡阳讯 日前,记者来到衡阳常宁西岭镇平安村油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间,漫山遍野都是苍翠的油茶林。正是油茶花开时节,清风拂过,幽香扑鼻。

在平安村,这样的油茶林有20多万亩,油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兴农富民的支柱产业。

平安村油茶文化底蕴丰厚,拥有1700多年油茶栽培历史,“常宁油茶土法榨油制作技艺”已经成为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平安古法木榨有几道工序,包括采籽、碾籽、蒸麸、踩饼、榨油等环节。”当地村民介绍,常宁古法榨油流传至今已有千多年,被誉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石。如今,常宁的油茶榨油早已实现更新换代,殷理基、大三湘等各大企业都采用了效率更高的物理冷榨现代工艺,确保茶油质量上乘。

平安油茶小镇,是常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加油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本。近年来,常宁加快油茶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全国唯一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首个通过森林经营认证(CFCC)的地区。

围绕打造“全国油茶产业第一强县(市)”,常宁投入2600万元建设油茶产业扶贫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发展油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在常宁市,油茶榨油作坊大约有90多家,平均每个榨油坊都有1个榨油的老师傅和2个徒弟。一批非遗传承人还在蓬塘乡田尾豆油传承基地、白沙镇烧饼传承基地等乡镇举办培训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传承技艺与增收致富两不误。

小茶果催生大产业。过去,油茶产业的利润都集中在“油”上。近年来,常宁延伸产业链,将一颗小小的油茶树开发成了集榨油、精油提炼、烟叶种植、家禽养殖、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油茶树的枝、叶、花都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油茶树叶中可提取茶皂素,油茶花可提炼茶花精油,也成为富农增收的重要方式。

同时,地方政府鼓励种植户在茶油林下套种烟叶、油牡丹、尾参等经济作物,在林中散养“茶山飞鸡”,开挖“一片林”的收益,亩均可增收5000元左右。

每到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茶花盛开,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除了观光休闲,还能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购买精品油茶。2019年,平安小镇累计游客量达到了30万人。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