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丨倒计时40年:中国“碳中和”之路如何走?

来源:中国日报
2020-11-09 17: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中国近期提出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比以往的碳减排目标更加严格。要实现这一目标,挑战和机遇并存,应从第二产业减排入手,将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关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由于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而存在后发优势,中国将在不少新兴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在9月22日举行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系统,在一次能源中占比85%左右,因此,中国“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目标,充满机遇和挑战。

 

“碳中和”意味着社会活动引起的碳排放,和商业碳汇等活动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碳中和”的概念其实是通过拥有等量碳汇或国外碳信用冲抵自身碳排放,来实现净碳排放接近于零

 

同之前中国政府提出的碳减排目标相比,“碳中和”目标将更加严格,不仅要求碳排放下降,还要考虑负碳排放技术和商业活动等,做到国家整体经济社会活动不再对外界贡献碳排放。

 

//
实现路径
//

 

中国实现“碳中和”,从排放端必须考虑工业和电力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部分碳排放不能完全避免,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量的人工碳汇,比如通过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等。

 

中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于发电和工业端,交通行业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而农业、商业与居民排放占比较小。因此,应当优先对占83%碳排放量的第二产业入手,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另外,还可以通过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等方式,在恢复自然生态的同时获得碳信用,达到“碳中和”的目的。考虑到目前大量的碳排放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存在矛盾,林业碳汇和海洋碳汇还不足以平衡排放。

 

未来的能源供给体系将以电力为主,因此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相结合,可能是实现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手段。将二者整合为一个联合系统,可以减少波动和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既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又能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能源。

 

//
清洁能源
//

 

在完成“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变革。目前光伏风能是翘楚,核能受到了安全性的挑战。随着光伏发电在商民两用领域成本持续下降,其大规模应用的前景光明。近年来,中国不仅成为了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供给国,同时也是光伏装机最大市场。

 

氢能也是一种备受期待的清洁能源。首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氢能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中国总能源供给体系的10%。氢能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归根结底还其经济性问题,但根据达沃斯氢能理事会发布的《氢能竞争力之路:来自成本的视角》报告,通过大规模扩张氢能及其周边设备的产能,预计到2030年,氢能的综合成本将可能降低50%,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能源之一。

//
行业机遇
//

 

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会在就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迎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将遭遇巨大挑战。随着“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大部分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与节能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可能将带来长期收益,包括节能技术、节能设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风电产业链等。在“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后,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提速,而进行深度脱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产业链可能要到10年后才能迎来增长的爆发期。其它如造林,农林废弃物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也迎来增长。

 

从十四五规划开始,在未来40年的各个五年规划中,需要开始布局,提出阶段性的减排目标,并配以相应的减排政策支持。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与执行是保证“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将“碳中和”目标列入规划发展目标中,使中国的“碳中和”承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
后发优势
//

 

基于以往碳减排政策对经济的影响,40年内达到“碳中和”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总体发展态势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而存在后发优势,随着深度减排的实施,中国将在不少新兴领域脱颖而出,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形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但中国是第一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排放国,无疑会给其他碳排放大国带来压力,加快全球减排进程。中国在不断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将增加,助力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在中国领先的减排领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展开经济技术合作,还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责编 :布英娜 编辑 :张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