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诗歌的翻译、传播与鉴赏活动在宁夏银川举行

诺贝尔文学奖:诗歌的翻译、传播与鉴赏活动在宁夏银川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7 21: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0月8日,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对宁夏的读者来说,格丽克的名字有些陌生,但因一场精彩的文学对话,拉近了这位站在国际文坛顶端的女诗人和普通读者的距离。

11月7日,距离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时间一个月后,“黄河与世界视域下的诺贝尔文学——诺贝尔文学奖:诗歌的翻译、传播与鉴赏”活动在宁夏图书馆举行,两位非常了解格丽克的文学工作者来到银川,与本土作家、诗人展开了一场银川与世界的文学对话。

本次活动邀请到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丽克作品的中文翻译柳向阳和编辑管鲲鹏,以及两位诗人——《十月》杂志社事业部主任谷禾、银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银川文学院院长唐荣尧作为对谈嘉宾。

柳向阳,诗人,译者,曾翻译出版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诗集《拒绝天堂》,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等多部诗集。管鹍鹏,诗人,出版有诗集《公斯芬克斯》《坏手》《乐园》。谷禾,诗人,著有《飘雪的阳光》、《大海不这么想》等多部诗集。

论坛现场主持人唐荣尧,诗人、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消失的帝国》、《月光下的微笑》等20多部历史散文集。

自2006年起,诗人、翻译家柳向阳开始翻译格丽克的诗。2016年,由他翻译的露易丝·格丽克的十二本诗集、两本随笔集(其中包括《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和《月光的合金》)相继出版。整个翻译过程中,柳向阳与露易丝·格丽克一直保持着联系。格丽克最重要的两本中译版诗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和《月光的合金》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该社设在北京的文景图书编辑管鲲鹏。

如何在浩瀚的世界文学丛林寻找到闪光的那株诗意之树;如何在文学与市场间找到隐秘的平衡通道;如何给读者送去最美的文学享受;如何让我们拥有发掘诺贝尔文学奖的潜力的前瞻性……几位嘉宾一同探讨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主要评价机制等。

一边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一边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下语境中如何打破文化差异的藩篱,让读者鉴赏到最贴近作者表达的诗意。诗歌的翻译除了信达雅外,如何传递诗意的韵味,这是本次活动主要探讨的问题。现场的观众在充满诗意的魅力的想象中,感受到文学、翻译、出版三者合酿出的琼浆。

本次活动由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夏作家协会主办,银川市作家协会、银川文学院、宁夏图书馆承办,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杂志、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宁夏诗歌学会、《黄河文学》编辑部协办,宁夏大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