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求学路更宽(大国小家·扶贫印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11-04 06: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07年11月4日,四川省美姑县典阿尼村,乌牛莫实现了读书梦,露出幸福的笑容。

沙古曲日摄(影像中国)

2019年11月,美姑县所解村,彝族小学生在课堂上朗读。

沙古曲日摄(影像中国)

  2015年6月,在美姑县城关小学,奇妙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十分开心。

沙古曲日摄(影像中国)

“尽管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还是坚持供我读书。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更好地回报他们。”吉克伍沙是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一名彝族男孩。今年高考,吉克伍沙以优异成绩被四川师范大学录取。

吉克伍沙一家五口过去在山村里生活,他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全校只有两个老师,教两个班十几个孩子。教室是一间老房子,一到冬天,冷风就呼呼地刮进来。”他回忆道。

几年前,美姑县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吉克伍沙一家走出大山,搬进镇上的新房子。

到了新环境,吉克伍沙学习更勤奋了。“我在村里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转学到乡上的中心校,初中到了县里。过去在村镇上,‘学前学普’还没有普及。到了县里的初中,一开始听老师讲课全靠同学帮我‘翻译’。现在每个村子都有幼教点,我的弟弟妹妹们比我小时候普通话好多了。”吉克伍沙说。

近年来,美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8年,全县校舍面积17.54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57平方米。到了2019年11月,全县校舍面积32.18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7.29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从初中开始,吉克伍沙每学期都能申请到1000元国家助学补助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好政策改善了教育条件,大山里的孩子就有更多机会走出来。”吉克伍沙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4日 07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