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四十不惑——环保大咖齐聚武汉见证“美丽中国自然保护”暨WWF中国40周年庆

初心不改,四十不惑——环保大咖齐聚武汉见证“美丽中国自然保护”暨WWF中国40周年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0-30 14: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30日电 10月29日,美丽中国自然保护论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武汉举行。为了向灾后重生的英雄湖北致敬,作为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湖北开展工作的国际环保组织,WWF联手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起了美丽中国自然保护论坛。来自国家林草局、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湖北省林业局等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部分企业合作伙伴以及WWF全球大使——演员朱一龙等150位嘉宾齐聚现场,见证和分享了长江大保护的湖北故事以及WWF根植中国40年的自然保护工作。

此次论坛主题为“自然资本助力湖北绿色发展”。来自相关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分享和展示了湖北深耕多年的自然保护工作成果。其中包括湖北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区建设管理经验、长江生命力报告和纺织行业转型等水治理相关工作。论坛同时回顾并展望了中国大熊猫的保护进程,并希望可以吸引更多资源支持助力湖北省及其所处的长江中下游的生态文明建设。

就气候变化、减少食物浪费、打击濒危旗舰物种非法贸易、企业绿色转型等议题,WWF专家在论坛上与国际机构、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多角度进行对话,一起探讨和分享了WWF等环保机构与企业合作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案例和经验。

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孟宪林在活动致辞中高度评价WWF进入中国40年来在自然保护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称赞WWF是中国自然保护的践行者、“国际经验”的推介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全球行动”的参与者。孟宪林认为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改善中国生态状况、保护中国自然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孟宪林表示国家林草局会与WWF等相关国际保护机构同舟共济,再创辉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让我们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新的贡献。”

WWF北京代表处总干事卢伦燕回顾和总结了WWF在中国推动的保护工作,WWF从最初在卧龙保护大熊猫,到东北虎、江豚、雪豹等多个旗舰物种保护;从物种到野生物贸易,再到森林、淡水、气候变化、食物、一带一路、环境教育、海洋和减塑跨越多个环保议题,卢伦燕表示,“40年,一代一代熊猫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守护和追逐着梦想。我们唯有兢兢业业、扎根保护、与众同行,方能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中指出,1970年至2016年间所监测到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全球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野生动物种群规模的持续缩减,证实了自然遭到破坏的事实。无论是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人畜共患病大流行,还是肆虐的森林大火、蝗灾,都是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项目)周非说道:“我们这一代人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科学的手段,清晰地看到灾难产生的毁灭性后果,同时,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也把握着人类扭转这灾难性局面的最后机会”。随后他从多个层面介绍了WWF40年来应对自然环境变化所作的努力,包括持续推进保护领域的科研工作,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科学支撑;支持成立互联网和旅游行业联盟参与保护濒危物种,减少市场对非法野生物制品的需求;构建并推广绿色平台及体系,助力上千家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和经营;通过“地球一小时”“国际熊猫日”等数百万公众参与的活动,提升全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为了更好地对长期以来共同携手环保工作伙伴表达由衷的感谢,WWF为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湖北,青海,四川等省基层保护工作政府单位和企业合作伙伴颁发“WWF自然生态守护者”;为从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的企业合作伙伴颁发“WWF绿色转型开拓者”奖;授予支持环保公益并成为践行者的媒体平台机构“WWF与众同行引领者”奖。

知名演员朱一龙也现身WWF40周年庆活动,并与嘉宾分享了他和WWF一起为犀牛保护发声和守护生物多样性所作的努力。WWF北京代表处总干事卢伦燕现场为朱一龙颁发了“WWF禁止非法野生物贸易全球大使”新一年的大使聘书。朱一龙表示他希望通过自身影响力,唤起大众对于犀牛等濒危野生动物生存境况的关注,对犀牛角制品说“不”,呼吁公众减少对濒危野生物制品的需求。

同期系列活动还包括WWF40年图片故事展,回顾了40年保护工作的点点滴滴。作为这一路的见证者,原科幻世界主编、大熊猫文化专家谭楷受邀来到40周年活动现场,分享主题为《结缘WWF,见证熊猫保护四十年》的保护故事。另外,“1864熊猫巡展”从武汉解放公园的湿地科普馆启程,访问黄鹤楼、江滩、东湖等武汉多个人文及自然地标,倡议公众像关爱大熊猫一样,关注和支持其他物种及自然保护工作。

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保护,当时的濒危物种保护面临着经费不足,缺乏科研技术和数据信息等困难。如今,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加强、公众意识的提升都是推动这一时代前进的东风。正如WWF北京代表处总干事卢伦燕女士所表达的,“下一个40周年,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地力度开展环境治理的工作。我们期待能与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了中国的青山绿水,也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