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主办的“2020中国未来景区大会”在江苏常州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提出,景区是生活的温暖,更是向上的力量。小康旅游时代,景区的振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文化和科技是旅游景区的发展动能,景观之上的美好生活是景区振兴和复苏的方向。
让游客享安心
今年国庆期间,中国旅游景区已恢复开放98%。在景区逐步开放的数月间,各地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控制游客最大承载量。景区的环境变得更舒适,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游客的体验度更高。
疫情常态化下的景区要让游客安心放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景区可能是开放的,也可能是室内的,可能是自然地理空间,也可能有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各不相同。任何时候,景区都要把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报告》指出,景区实行预约制客观上加快了智慧旅游在行前、游中和评价各环节的应用,线上预约订票、扫码入园、刷脸通行、红外线测温、电子导览、无接触服务、机器人送餐等技术创新在景区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77.4%的游客通过预约游览景区,其中74.1%的游客认为预约旅游“体验很好”。全国已有4000多家景区可线上预订门票。今年,5G新技术加快进入景区场景应用,比如5G自动驾驶服务平台和5G智慧场馆等。此外,新技术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能够采取远端分流限流、近端疏导等防聚举措,为游客提供放心舒适的游览环境。
让游客得实惠
旅游景区是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中国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目前,中国虽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但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景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什么样的景区能得到游客青睐?戴斌表示,景区不仅是自然空间和历史遗址,也是生活空间和当代场景。好的景区一定是见物见人见未来,而不仅是惊叹大自然的杰作和逝去的繁华记忆。像重庆洪崖洞、广州塔、杭州良渚港南村等越来越多的当代生活场景成为主客共享的美丽空间。
市民和游客需要开放共享的普惠景区,像社区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地质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等。戴斌认为,依托传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区都将面临门票下降甚至“零门票”的趋势。对利用山水林草和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发展起来的景区而言,持续推进其门票价格下降,是“让老百姓玩得起”的政策选择,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跨省旅游业务恢复后,各地陆续推出景区减免优惠政策。未来的景区应通过二次消费、衍生产品开发、“景区+”生态系统构建等方式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让游客乐创新
文化和科技是未来景区的发展动能。《报告》指出,今年文化类景区持续升温。国庆假期,85%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
游客到旅游景区参与各种活动,最后带走的是一次休闲充电、文化体验和一段人生经历。景区是生产精神产品和文化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景区不仅应真正成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而且要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重要平台。
未来景区是数字景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区。戴斌认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旅游景区不能再吃老天爷和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未来的景区要以新动能满足新需求。在景区发展过程中,让游客在与自然、与当地居民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美好;不只是致敬历史,更要面向未来,让游客在高科技、新配置的场景获得新体验。在此过程中,大数据、边缘算法、人工智能、机器翻译、5G、北斗导航等当代科技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景区还有哪些值得期待?《报告》分析,游客的出游半径呈现出散客越游越远、团队越走越近的特点,且家庭同游景区明显增多。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势在必行。夜间旅游产品是景区发展的新蓝海;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红色景区、文化类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增强;生态类、休闲度假类景区日益受到游客关注;乡村旅游转型和提质发展成为景区发展的新机遇。面向日常生活,小即是美将会成为未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趋势。
(赵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