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里的江南”亮相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来源:新华网
2020-10-12 1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张漫子)作为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演出单元,苏州民族管弦乐团11日晚在指挥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的执棒下登台北京保利剧院,奏响“丝竹里的江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以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民乐的多元与精彩。

世界名曲如何通过中国民族音乐演绎?在这台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上,4首改编自西方古典音乐名作的中国民族管弦乐版乐曲让人耳目一新。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的“收山之作”《威廉退尔》起伏跌宕的序曲是音乐会舞台上的“常客”。改编为民族管弦乐版本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以12把高中低音唢呐齐鸣,呈现出不同于原作的表现张力和音响色彩。以二胡、中胡、高胡为主要乐器的民族弦乐声部也让《卡门序曲》的改编精彩纷呈。

除了对世界名曲进行创新演绎之外,二胡演奏家朱昌耀和大提琴演奏家康乔瑄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共同演绎了《乔家大院》《楚颂》等曲目;两位艺术家带来的二胡、大提琴二重奏《菊花台》,以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了作品新的魅力,点燃了年轻乐迷的热情。

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2019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的两部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丝竹的交响》和《干将·莫邪幻想曲》,将灵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和春秋时期干将莫邪的历史故事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观众。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