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张尼 宋宇晟)中秋、国庆假期将至,不少人计划出游、返乡。不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家能否安心出游?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逐一回应了这些问题。
只要做好个人防护,疫情风险非常小
“中秋节、国庆节马上就到,有8天长假,大家都有很高的期待,同时又有一些担心。”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应该说疫情的风险是非常小的,可以尽情享受这个假期。
他建议,出行前要做自我或者随行人员的自我状况的评估,如果有感冒的症状,可能就不适合做旅行的安排,或者缩短旅行的行程,尽量是近距离的,不做跨省的安排。
旅行途中,在公交工具上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保持手卫生。
吴尊友强调,在游玩旅行中,要注意保持距离,如果近距离人多,一定要戴口罩,包括在一些通风不好的地方,比如上厕所时,这些地方都要注意戴好口罩。
他说,在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配备口罩,相当于普通老百姓的标配。
而旅行结束以后,并不是说万事大吉了。他建议,旅行过后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继续观察。“在14天里,注意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一切都好没有问题,如果出现发热之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要跟医生报告你旅行的情况。”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还建议大家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我们强调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良好心态以及充足的睡眠,是提升我们免疫状态的非常好的办法,要保持这种状态。”
王贵强说,“新冠疫情也好、呼吸道传染病也好,确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是我们也不要恐慌,要平常心对待,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不要过于恐慌。”
如果不舒服,请就近就医
与此同时,考虑到中秋、国庆假期时间长、人员流动性大,旅游、聚会等活动明显增多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已会同各部门指导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准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现场分析研判等等多轮培训,现在累计培训医务人员达到290万。”
王贵强也指出,在秋冬季节,要对自身和家人都进行很好的监测,如果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涕及其他像新冠的一些特殊表现,比如味觉消失、嗅觉消失、腹泻等,及时到医院就医。
今年即将迎来新冠疫情之下的第一个秋冬季,秋冬季流感疫情、新冠疫情很可能交织在一起。如何进行有效防控,对全国医疗机构都是一次考验和挑战。
王贵强强调,在就医的时候做好个人防护。就诊时最好在基层诊疗,层次就医,不要全到大医院。“因为涌到大医院也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最好在基层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各地发热门诊都会向各位公示它的联系方式、地点,大家可以参考,就近就医。”
合理规划旅游路线,错峰出游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有长达八天的假期。一方面游客出游意愿更强,市场复苏期待更高;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风险也随之增高。
对此,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已进一步修订发布了剧院等文化经营场所、景区、旅行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科学动态调整了防控措施,进一步明确了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不超过座位数的75%。
当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说,“我们在旅游景区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管理,持续推进旅游景区的门票预约制度。我们在前期已经对游客关注度高、预定量大的两百家景区发出了预警提示。”
当前,分时预约已成为景区管理的常态化手段。李健坦言,通过实施分时段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将流量管控的关口进一步前移、前置,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安排,避免游客出游时间过于集中。
他同时透露,文化和旅游部会积极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对景区外部游客的疏导,提前做好分流。“主要是要避免游客在旅游景区门口形成聚集。同时,我们要及时发布旅游景区的流量信息,指导游客及时调整行程,合理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
加大客运场站和交通工具防疫监管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表示,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节假日期间执法监督力度,对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防疫情况进行重点监管,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他也提醒假期出行的旅客,在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做好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防护举措;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尽量错峰出行。当然还要关注出发地和目的地防疫防控要求,避免影响出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