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骊牵手诺奖技术成立新材料实验室,推动高新材料多场景应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28 16:22
2020-09-28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一直是业内争夺的关键领域。

9月27日,“跃变升级 向新而行”2020海骊战略发布会在青岛举行。现场,海骊正式宣布“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青岛海骊住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骊科技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

完成更名后,海骊战略布局全新升级,现场,海骊与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海骊&谢赫特曼新材料实验室,将以诺贝尔获奖技术、以色列加工工艺为引领,以镁合金等高新材料为立足点,改善传统建筑材料弊端,共同携手促进镁合金等高新材料在建筑、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军工、高铁等场景应用的应用。

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宏、国信华凯董事长柴罡、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磊、少海汇汽车产业市场总监杨向东共同揭幕海骊&谢赫特曼新材料实验室。

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陕西省首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成立的诺贝尔奖研究院,旨在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快速凝固技术、半固态射压成型技术,为多领域提供高强韧镁合金材料及产品,让中国智造更“镁”好。

发布会现场,谢赫特曼董事长曾凡宏带来《诺奖走进“镁”好生活》主题演讲,曾凡宏表示,作为世界第一“镁”大国,中国在镁合金技术开发、应用领域优势显著,镁合金等高新材料发展前景广阔。镁合金矿产储量大且价格稳定、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好且易切削,从成本到再加工、运输安装、使用回收全流程拥有明显优势,已在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有着成熟应用。在建筑行业,镁合金可广泛应用到装配式领域。

接下来,海骊将与谢赫特曼共同携手,整合镁合金上下游产业资源,精准定位产品渠道,推动镁合金等高新材料在建筑、汽车、人工智能等多场景落地应用,进一步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以海骊最新发布的汽车产业为例,海骊将以诺贝尔获奖技术研发生产的镁合金材料应用到汽车部品中,借助目前恒大、融创、万科等成熟渠道资源,实现快速拓展市场,构建智慧生活新场景。

少海汇创始合伙人刘斥现场表示,海骊已初步成为产业+服务+工程的多元化公司,将构建起多行业高门槛布局,向家居产业、汽车部品产业、高科技装备产业重点发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稳步增长,将来引领整个建筑装饰行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