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成功 张家界旅游演艺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超过8%

近年来,张家界把准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与旅游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其中,投资20亿元的张家界新松机器人项目已经开工,把旅游业与机器人产业相融合,张家界再次走在前列。

文旅融合成功 张家界旅游演艺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超过8%

来源:华声在线 2020-09-25 1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华声在线9月23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育才)9月19日晚,张家界天门山下,当《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演出结束时,来自上海的游客张浩在朋友圈发出感慨:“人狐的爱情、实景的奇绝、音乐的美妙、民俗的淳美,将山水实景与声光电等科技结合,感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此时,该市武陵源区《张家界·魅力湘西》剧场里,2800多名观众醉在原汁原味的张家界民族民俗文化里。这出剧上演以来,带动300多名当地人脱贫,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以《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和《魅力湘西》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已成为张家界文旅融合成功的典范,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带动脱贫就业,其产业增加值在当地GDP中的占比已超过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张家界把准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与旅游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该市利用“历史与文化、山水与生态、民俗与风情”等资源,开发出土家织锦、土家刺绣、砂石画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使普通商品转化为旅游文创商品。武陵源区乖幺妹公司董事长丁世举,围绕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办了3个基地,产业工人达300余人,累计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600多种产品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

张家界还以项目为抓手,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围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健养”等业态,打造“旅游胜地、投资洼地、宜居福地”,推动一大批文旅项目落地生根。今年以来,该市共签约文旅项目32个,签约金额达453亿元,涵盖文化旅游综合体、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等多种旅游产品,拉长现有旅游产业链。其中,投资20亿元的张家界新松机器人项目已经开工,把旅游业与机器人产业相融合,张家界再次走在前列。

(田育才)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