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水 润物无声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21 10:33
2020-09-21 10: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献给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8年2月4日龙川石坑村山下,是一位慈母、淳朴善良农家妇女。母亲有个好听的名字,道英,为人公道、英风亮节,也是她人格的写照。母亲个子中等,样貌耐看,明事理,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坚韧,为家人奉献了一生。母亲共育有子女八个:华、周、珍、兰、清、梅、英、东。母亲没有念过书,但和父亲一样,都非常支持我们读书。

母亲“学识渊博”,她虽然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我长大工作后,母亲常教育我,一定要对上级充满敬畏之意,不然,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和同事之间,也应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另外,能够帮助别人,就要竭尽全力去做。答应别人的事,决不能食言,一定要做一个言而有信之人。母亲的那些苦口婆心的教诲,我都谨记在心。在这坎坎坷坷人生路上,我尝试着母亲教给我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屡试不爽,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母亲虽然一生未念过书,不会头头是道去给我讲人生的大道理,但她懂得:不占别人便宜,对任何人或动物充满爱心,能和谐地与人相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母亲非常勤劳,从有记忆以来,母亲都在辛苦地劳作,无论春夏秋冬,忙完地里田里的活,又开始喂猪喂畜牲,然后做饭洗衣,一天忙到晚,从没闲过,农忙时高强度劳动,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做各种农活,从播种,施肥,锄草到收获。割稻子、收稻子、晒谷子、拔秧、插禾、拔花生、收花生、晒花生,家里几亩田七八亩地,都是父母人力完成。母亲还要砍柴挑柴,记得有时候去很远的地方,早上很早出去,傍晚才回来,挑一百多斤,走那么远。家里一直养猪,母亲挑粪种菜施肥,种了很多菜,长势喜人,每天还要大锅煨猪食、喂猪。洗衣做饭是日常,夏天柴火灶是非常热的,身上都是汗,眼睛被烟雾熏得眼睛流泪。

母亲节俭朴素,我在读师范学校时,家里生活非常困难,靠60多岁老父亲还在外面打工攒点钱维持家用,坚持供我和弟弟读书,当时为了读书,向母亲说购买录音机,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母亲为了实现我的愿望,节衣缩食卖掉家里粮食,最后给我买了一台录音机悄悄放在了我的枕边。第二天,看到录音机我的心里既开心又心疼,从此也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我从来没见过母亲给自己买过什么,二十多年几乎没添置过衣服。买的就是家用的酱油、味精、洗衣粉之类的。我们穿不了的她穿,别人给的衣服也穿。我也是这样,姐姐穿不了的我接着穿,短了的,母亲接上一截;破了的,母亲给打上补丁,别人给的,我都穿。之前她都舍不得多划一根火柴,灶里有点火光,就用嘴吹或者扇子扇了点着,就是为了省一根火柴。

母亲细心慈爱,每次我们要离开家去学校,母亲会帮我们整理好要带的东西,叠得整齐;做好菜,等凉了装进罐子里,给我们带走。有时父亲没空的话,就是母亲送我们到村口。我记得我回头,母亲还站在原地望着,我恋恋不舍,一边走一边流泪。父亲对我们也很好,村里交通不便,只有一趟班车去县上,早上六点过几分就发车,还需要走到邻村去坐车。然后每次母亲三点多就会起来给我们炒菜做吃的,等菜放凉,再打着手电筒提东西,送我们去隔壁村坐车。错过这辆车,就只能步行一个多小时去别的镇坐车了。

母亲心灵手巧,家里穷为了保证我们的营养,经常打蛇、田鼠、等野味来吃。我非常喜欢穿布鞋,特别是母亲做的布鞋。母亲一辈子不知为家人和亲朋做过多少鞋,反正从我和我的兄妹们记事起,就是穿着母亲做的布鞋长大的。以后,我们兄妹们都参加了工作,相继离开家乡,远离母亲。但不论在何方,我们都会收到母亲寄来的布鞋。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做的布鞋不仅仅局限于儿女的范畴,更给孙子辈也带来了足福。母亲做的布鞋舒适耐穿,手艺精湛美观,款式也多样化。且按季节分做,有夹层加厚的、也有单层轻便的;有棉的、也有毛的;有麻线纳的布底、也有软柔耐磨废橡胶皮底;有圆口的、也有松紧口的;有高帮的、也有浅口的。鞋面花色多,针脚密实,令人羡慕。

母亲心地善良,从来不与人争吵,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个爱干净之人,为人大方、重情重义、乐善好施,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别人。家里是父亲掌权,财政、话语权,都集于父亲一身。父亲很专制,这一方面,并不好。但母亲对父亲、对家人的好,都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父亲自结婚后,从来没自己洗过衣服,种过菜,都是母亲给洗衣服,给织毛衣毛裤,添置衣服。农忙的早上,母亲会给我和兄弟姐妹每人煮一个鸡蛋,会给父亲用刚煮的稀粥冲鸡蛋,或者酒糟冲蛋,补营养。母亲每年都会自己做水酒,平时也会去采一些草药,给父亲泡酒,因为父亲喜欢喝酒。但是她自己就什么都没有。如果煨了瘦肉汤或者鸡汤,她也舍不得吃,我会把自己碗里的肉分给她。

母亲对子女非常严格,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因家境贫寒,我所用写字的铅笔,是哥哥姐姐们用得不能再用的铅笔头。对于刚刚学会握笔写字的我来说,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死死地捏住铅笔头去写字,一节课下来,那三根手指头被铅笔头枕得嫩嫩的肌肉陷了下去,总感觉手指头又酸又痛。看上去,好像那三根手指骨已弯曲变形了。有一天,一同学下午放学时,匆忙中不小心将一支铅笔遗失在课桌下,我左顾右盼,见身边没有一个人影,觉得捡来的铅笔,拿来写字应没多大关系。晚上做作业时,母亲发现我正在用新铅笔写字,就赶紧走过来,将我手中的铅笔抽过去,板着脸问我铅笔是哪来的,我就一五一十告诉了母亲,母亲严厉地说:未经同意不能随便拿人家东西。她问我:到底是谁家的孩子掉的?我见隐瞒不住,只好将实情告诉母亲。母亲知道真相后,连夜牵着我的手,将铅笔送给人家,并向掉铅笔的学生家长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我弯腰低头向人家道歉。从此,未征得别人同意,我再也不轻易拿别人的东西。

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而且还是塑造我灵魂的人生导师。虽然我的母亲只是千百万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的一个代表,但我觉得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最后,谨以此文祝福天下所有人的母亲健康快乐、福寿延绵、安享晚年!(作者:邹少清)

(邹少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