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0日电(记者 张怡)为激发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返乡回流”等特殊贫困群体增收难的问题,广西百色那坡县创新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模式,按照“因需而设岗、定岗不定人、竞争来上岗、达标才付酬”的原则,灵活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岗位开发没有数量限制,而是根据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的实际工作需要来设岗,以劳动量和职责大小来计酬,打破了贫困户固有长期领取岗位工资的思想,扩大了扶贫公益性岗位受益面,同时也避免了因长期享受公益性岗位给这些对象以后的安置问题带来争议。
通过非固定性扶贫公益性岗位模式的创新,截至目前, 那坡县共开发岗位18659个,上岗157146人次,发放岗位补贴3274.03万元。
目前,那坡县共设有村屯护路员1018个、生态护林员2779个、文化专管员101个、农村水管员1381个,护边协管员1098个,三清三拆员555个、抗疫守卡员417个,其他岗位10292个。
(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