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脱贫攻坚52县】鸭香飘洛浦

【行走脱贫攻坚52县】鸭香飘洛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19 15: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19日洛浦电(记者毛卫华)“没有想到我会当产业工人,就和城里的工人一样,还能拿工资,住的也和城里的人一样,房子还有小院子。”洛浦县杭桂镇其力格加依村村民阿布都热合木·艾力说。

近年来,和田地区大力发展“十万、百万、千万、亿”级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在全地区发展千万只种鸭养殖产业。按照这一产业布局,洛浦县以脱贫攻坚为核心,2018年引进江苏精艺成集团,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76亿元,在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成立洛浦县利田香农食品有限公司 ,建成年孵化1200万只鸭苗的孵化基地,打造肉鸭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阿布都热合木·艾力说,我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三口人,只有两亩土地,原来就靠打零工挣一点钱,生活非常艰辛,房子也是土房子,村里没有像样的马路,都是土路,汽车或是摩托车跑故去后几步之内都看不到,全部是尘土,现在住的是富民安居房,村里有了柏油马路,房子整整齐齐,上下水都有,心里感觉特别好。“我和媳妇都在这个厂里工作,我们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如果不想回家,还可以住在厂里,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阿布都热合木·艾力说。

“产业按照‘公司+村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的模式运营,分别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杭桂镇、布亚乡、恰尔巴格乡、山普鲁镇、拜什托格拉克乡等6个乡镇建设了8个合作社、11个养殖基地250座,每个养殖棚为贫困户自筹自建,分别由20户贫困户合资建设,其中贫困户自筹资金0.8万元/户,扶贫资金补助0.8万元/户,村委会壮大村集体经济入股3万元。 每座棚由20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组,采取免费统一供苗、统一饲料配送、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成鸭回收的集中规模化养殖。”该企业负责人许伟说。

据悉。公司现有员工5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6人,预计至2020年10月底,公司将陆续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400余人,并通过绩效管理、计件提成等方式,实现人均创收2.6万元/年。同时,可通过养殖、劳务、饲料种植、物流运输等环节可解决500余人的就业岗位,全年人均收入可达到2.2万以上,达到精准帮扶的目的。每年为产业下游5000入股贫困户分红不低于3000元。截止目前公司已向各合作社回收成鸭450余万只,支付分红代养费共计1300余万元,实现户均分红2600元/户。

洛浦县城区28岁的居民艾比拜·麦麦提敏就是最大的收益者,“我原来是一个农民贫困户,干活也特别辛苦,收入还特别少,去年我在人社局听说这个人厂招人,我就来这里工作了,工作不久我就当上净毛车间主任了,每个月4000多元收入。我有驾驶证,准备再好好干几年,存一些钱,买一辆汽车,自己创业。” 她兴奋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每个养殖棚一年养殖6茬,每棚每年可饲养肉鸭3万余只,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3800元以上。不仅如此,还有700余名富余劳动力依托鸭产业发展,通过养殖、劳务、饲料加工运输和物流运输等就业。截至目前,洛浦县依靠发展鸭产业受益的贫困群众近5000户。(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