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水浒背后的处世之道 酷我畅听《百家讲坛》透过英雄学谋略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18 16:33
2020-09-18 16: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金圣叹,曾评价《水浒传》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该本小说不仅深刻揭示了梁山好汉起义的社会根源,更满腔热情歌颂了108名英雄的社会理想,其书中隐藏的为人处世之道与人生智慧,时至今日都依旧受用,酷我畅听《百家讲坛》在“品读水浒人物”系列节目中,就带听众重新读懂这本传奇名著,感受背后所折射出的深远意义。

《水浒传》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在当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引发了以宋江为首的108好汉在梁山聚义,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书中人物更是每个都性格鲜明,行者武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水浒》作者施耐庵塑造了很多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但武松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是他在为人处世之中多了一份智谋和稳重。

在“武松的困惑”这集中,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就通过对中秋夜武松中计故事的讲述,向听众详细解读了武松是如何与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斗智斗勇的,接着又在“能谋善断成大事”这集中,为听众呈现了武松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安排,来对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三人进行复仇的故事,这份谋定而后动的过人之处听众都纷纷表示“很有头脑”。

水浒中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在作者笔下同样足智多谋满腹经纶,他与武松相比更增添了许多圆滑,既是军师又是书中知识与智慧的化身。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论是在生活还是职场中,人们都需要像吴用一样找准自身所属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在一个团队中像吴用这样机敏聪慧又保持高度纪律性的人,为什么会在一次重大任务中,选择粗鲁莽撞性急无礼的李逵同去呢?来节目中听听赵玉平博士的精辟解读吧。

108将中每个人物都有各自长处和短处,对于玉麒麟卢俊义来说,时刻保持优越感的他就存在性格缺陷,在现代这类人也同样存在,那通过卢俊义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呢?登录酷我音乐及旗下长音频平台酷我畅听,体验《水浒传》正确打开方式,“听”懂书中的处世之道,看出社会背后隐藏的潜台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