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二十年,不忘初心,牢记社会责任,共创美好生活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14 10:16
2020-09-14 10: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年来,神州大地盛事连连。从奥运会到国庆大阅兵,从博鳌论坛到世界互联网大会,从世博会到进博会,从APEC到G20,从金砖会晤到中非论坛……所有大事、要事背后,都有中国移动员工忙碌的身影。中国移动各团队通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演,为每一次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交出了漂亮的移动答卷。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774e69f9ly1gf72ktlow6j21900u0qvc.jpg

2008年,北京奥运赢得无与伦比的赞誉,中国移动向北京奥运提供了奥运会历史上技术最先进、业务最丰富、服务最周到的通信服务;2010年,TD-LTE自主科技之光点亮上海世博会,高清素材秒传、点播业务无卡顿、实景导航助游浦江风光;2020年4月,在珠穆朗玛峰,中国移动开通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为登山、科考和测绘工作者提供坚实的通信保障,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示通信技术实力的一张靓丽“名片”……肩负着通信服务保障的光荣使命与责任,一次次盛会当中,中国移动从不缺席,一丝不苟、7×24小时坚守,历次重大通信保障中沉积的企业精神,已成为每个移动员工的职责担当。

20年来,从汶川地震、鲁甸地震,到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从抗击南方特大洪灾、冰冻雨雪灾害,到迎击高温烈日烘烤、台风暴雨侵袭;从抗击SARS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移动成功完成了数次恶劣自然灾害等事件的通信保障任务,给受灾地区用户和救援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通信支撑。在一次次成功的背后,应急体制机制和技术应用创新的不断实践和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移动通信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

在2003年抗击“非典”一役中,中国移动进行了应急通信体系的初步探索,建立了以设备应急方案为主的预案库,并为部分省份配置了应急卫星车。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移动进行了抗灾超级基站的大规模部署和统一建设,在灾害多发地区每个县城至少建设了1个超级基站。2014年鲁甸地震中,超级基站的高效利用极大缓解了震区的话务压力,保证了救灾指挥的核心通信不受影响,通话不中断。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无人机高空基站这一“神器”首次在地震场景下得到应用,迅速抢通了九寨沟景区荷叶寨方圆30多平方公里受灾区域的通信信号。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774e69f9ly1gi2030dyetj21hc0u07sb.jpg

20年来,中国移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五省(区)八县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积极扩大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和扶贫资费优惠政策的服务范围,创新“网络+”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自主开发精准扶贫系统,在全国 14 省份92 市县落地,以“一个系统、一部手机”服务816.9万名贫困群众、74.1 万名帮扶干部,建立起精准脱贫生态圈。积极参与“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建设,累计实现了 12.7万个村庄通电话、7.8万个村庄通宽带,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覆盖率超过97%,全国行政村 4G 覆盖率达98%,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一路行来,中国移动通过责任之举,先后获得“责任十年·国企十佳”“社会责任十大样板企业”“十大公益企业”等奖项,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晋级为4A级基金会,履责绩效获得肯定。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中国移动将深入推进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如既往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发挥5G赋能作用,持续行进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守护国家和人民通信生命线的道路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