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

来源:新华网
2020-09-12 16: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马若虎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他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尽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要战胜困难,就要用好科技这个有力武器,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秉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科学,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取得突出成就,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钻研、矢志不渝,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在创新之路上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延伸阅读: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网评: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责任编辑:徐锟】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