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擎 天镜 天衍 天衡——“天”字号重器汛期服务显身手

多源数据融合实现“天气现象一张图”,“数算一体”提升全链条效能,八大类观测设备达到分钟级质控全覆盖,气象云资源池精细化监控得以呈现……

天擎 天镜 天衍 天衡——“天”字号重器汛期服务显身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9 11: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9日电(记者 李弘扬)多源数据融合实现“天气现象一张图”,“数算一体”提升全链条效能,八大类观测设备达到分钟级质控全覆盖,气象云资源池精细化监控得以呈现……进入汛期以来,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衍”、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天衡”、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等国家级气象业务系统和平台,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大显身手,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同化、大数据识别等技术手段,“天衍”实现从“CT级”到“全息级”观测,实现对冰雹、雷暴、大风、强降水等天气过程的实时精准监测和预警,并对能见度、雷电判识、台风定位、雨滴谱等多类精细化特色产品进行改进。其中,冰雹产品命中率达95%、雷暴聚类产品成功率达90%。今年,借助算法合作,“天衍”可充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受到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企业的关注。

“天擎”可将气象行业数据与算法资源整合,使算法向数据靠拢,从而解决过去各业务系统反复调用、存储、传输带来的冗余问题,成为气象部门适应大数据时代,推进气象业务系统转型升级、优化全流程业务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山东、内蒙古、安徽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完成“天擎”1.0版本的建设工作,今年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天擎”业务试运行。

从天气雷达到国家地面站等八大类观测设备,从新疆喀什探空站到山东荣成探空站,从观测设备的数据获取到数据评估……这些都离不开“天衡”。该系统由数据获取、质量控制、诊断勘误、数据评估四个业务环节组成,可实现“一张地图看好坏”,全方位、多维度同步监控各个设备数据质量情况。自今年5月起,每月一次的质量例会制度启动,对标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推动建立八大类观测质量首席为责任主体的改进机制。

400余种气象资料的传输情况、30余个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气象云资源池的精细化监控、网络安全的全面态势感知等,均能通过“天镜”一体呈现。一旦出现问题,各类业务系统告警将以多种手段及时发布,便于运维人员掌握故障状况,助力应急决策指挥。在“天镜”的帮助下,气象信息业务形成统一运维体系,向着集约化、综合化、流程化的阶段迈进。

(编辑:富文佳 徐锟)

(李弘扬)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