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通往群众心里的路(一线行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09-08 05: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扶贫要走进群众心里,就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从点滴小事改变,解决真问题,让群众有看得见的收获

一条平整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重建的石桥横卧溪面,水流潺潺,眼前焕然一新的村貌唤起我初次进村的记忆。

今年4月,我来到湖南省宁远县中和镇彰佳山村帮扶。那时,村里还有一条3.2公里长的通村“泥巴路”,看到别的村都修好了水泥路,不少村民有些怨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的威望也打了折扣。

如何解局?思来想去,还是得先去听听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住进村部之后,我便立刻开始逐一入户走访,问需求,听意见。

走访时我发现,11岁的李婷,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小跟着70多岁的奶奶生活。过去由于村干部对相关政策不熟悉,认为李婷有母亲,不能享受无人抚养儿童补贴。了解情况后,我查阅了帮扶政策,帮她向民政部门申请到了补贴……随着群众的困难越来越多得以解决,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主动找我。

尤其是村民们看到我和村干部们为修路多方奔走,让“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再打交道时,大伙儿热情了许多。

在村民支持下,我一鼓作气,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召集起来共谋发展。有村干部提议修建家畜养殖场。“我们不懂技术呀”“没有钱来投资”,不少人提出质疑。

有了“修路”的经验,我没有现场表态。村民关心什么,就首先解决什么。经过多方努力,我联系到一家愿意来村里投资的公司;资金解决了,我又联系了县里的技术员做培训。如今,养殖场正在加速建设,待建成投运后,预计能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前两天在一次走访时,有脱贫后的村民向我感慨,“脱贫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有扶贫干部领着干,心里更有底了”。

在基层,要收获群众信任,先得了解他们的诉求,能给大家真真切切的实惠,带去看得见的改变。扶贫要走进群众心里,就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从点滴小事改变,解决真问题,让群众有看得见的收获。只有这样,脱贫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为湖南省宁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8日 11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